解决家庭子女“看护难”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尤其对于辖区双职工家庭、外来务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找到合适的暑期看护方案是他们面临的现实困境。
为了帮助这些家庭解决问题,同时助力政府的“双减政策”,共青团滁州市委员会、共青团琅琊区委员会和龙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滁州七色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及三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联合在滁州市琅琊区龙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滁州七色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办了2023年“红领巾学堂”暑期爱心托管班,并在龙池社区举行了开班仪式。
“孩子们,今天老师就讲一讲文房四宝的知识……”8月6日上午9点,滁州市琅琊区丰山街道龙池社区一楼国粹堂教室内社区书法爱好者陈吉周正在讲解国画知识,20多名孩子围坐在一起,认真听讲。
在社区办公楼二楼,市民教育室偌大的场地内座无虚席,孩子们正在观看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播放的青少年防溺水视频,接受安全教育。张贴在门口的日程表上,记录着龙池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的活动安排。开展作业辅导的同时,社区志愿者开设了10多个门类的素质拓展类课程,有少先队活动课、手工课、舞龙舞狮、非洲鼓、乒乓球、烘焙等。活动和休息时间也进行了精心设置,方便家长接送。
在龙池社区暑假课堂,经常可以看到几个班级同时开课的场景。不仅如此,今年该社区还首次在暑期爱心托管班推出午餐服务,一些有需求的孩子中午可以不回家,由社区志愿者帮忙订饭,并负责看管孩子午休。
近年来,龙池社区先后孵化出几十个社团组织,国画、舞龙舞狮等特色活动的授课人均来自这些社团,今年到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也达到50人。此外,团滁州市委以及一些爱心企业也给予了资金和政策支持。
暑期爱心托管班的目标是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丰富、有意义的暑假体验,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在托管班的课程中,涉及了国画、书法、素质拓展等多个门类的课程,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此外,还提供了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防止溺水等危险。社区志愿者还提供了午餐服务,方便一些有需求的孩子在中午不用回家,由志愿者帮助订饭并看管孩子午休。
暑期托管班的组织者非常注重满足家长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采取了走读服务的新模式,每天会开设多个班级同时上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此外,社区也积极引入了大学生志愿者和专业老师,来为孩子们提供授课和辅导。
在过去几年里,龙池社区已经连续开展了四届暑期爱心托管服务,主要为辖区的青少年提供暑假免费服务。他们认为这是解决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今年,在开课前,社区干部充分征求民意,积极动员社会资源。
书法课、国画课、青少年素质课堂等18门丰富多彩的课程,不仅帮助职工们和辖区居民解决假期孩子无人照顾的“愁心事”,在实践中培养职工子女动手动脑能力,为他们营造安全、快乐、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同时为大学生志愿者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实习生 顾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