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村位于杨庙镇东南,是以村内革命烈士刘云峰而命名,因村内有八位革命烈士和一位战斗英雄,又被称为红色之村。11个村民组,二千零二十五人。眦邻长丰县龙门寺水库下游,庄墓河、义井之渠、合淮阜高速路纵穿云峰村南北。属江淮分水岭地区,具有典型的五陵梯田风光,田块因地势而建,高低错落,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的农作物,田园风光美丽,见过的人亲切地称为五彩田园。自2008年开始,云峰村“两委”带领广大的党员群众在多次召开不同形式的讨论会后,共同提出建设美丽云峰的大目标。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拼搏,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态保护良好、乡土原生态、自然景观美丽,到处是一派欢乐和谐的新云峰。
环卫整治力度大 多管齐下效果显
早在十年前,云峰村就抓住了村内六分之一人口是水库移民的有利机会,逐年向长丰县移民办申报库区移民后扶项目。对十一个组的村庄进行了整治,结合危房改造、人大民生实事、人饮工程、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亮化工程等项目,拆除了乱搭乱建、草危房、土猪圈、土厕所,对所有屋面进行加固涂白,修通了进组达户的沥青、水泥路,在所有村庄及村级主干道安装了路灯。所有农户全部用上自来水和水冲式卫生厕所,拆除了全村三十七处露天垃圾池,对村组内道路两旁进行了种花和绿化美化。村成立了环卫保洁队,各个组都配备了卫生保洁员,负责全域卫生日清月洁,同时给各户均配备了大小垃圾桶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双色大桶,常态化落实了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管理模式。做到了垃圾零落地、零污染。村庄在做好环卫工作硬件投入的同时,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引领和带动村民争做“清洁家园,从我做起”“个人文明一小步,云峰文明一大步”的好村民。
两手作用发挥好 发展保护同重要
2012年起,云峰村党群经过多方调研后一致认为,地方环境好只是好看,但要想群众发家致富,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要有致富的新路子。通过政府介商、条件惠商,先后引进了农业企业八家,因地制宜的利用云峰村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条件好、干群素质高、红色文化和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采取村企共建,利用科技力量、科技人才、努力打造新业态下的新产业。在保持土地耕作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一大批精品农业和宜游宜居的江淮楚韵乡村院落相继涌现,一批闲置农舍被城市人花钱装修长期租赁,已让村民的钱包慢慢的鼓了起来。云峰村在做好企业发财村发展民增收的工作后,始终把鼓励和引导企业群众,在做好依法诚信经营和优化为企服务的同时,要牢固树立保护云峰生态宜居环境的大局意识,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美丽宜居村庄美 群众幸福笑开颜
继续不断创建,云峰村十一个村民组中,在原村庄整治的基础上,有范棚、汤店、门寺三组,通过了省美丽乡村示范点验收。桥头组、后岗组已开展了较大自然村庄改造,组内的明污水进行了分流,建设了污水处理站池、修建了村民休闲文化健身广场四处,修建了云峰村史馆、云峰村游客接待中心、村民议事凉亭、荷花基地、瑞光林果园、瑞光星城军旅研学场。村设有医疗室,每年定期给村民开展一次免费体检,每月定期由村医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入户,给村民量血压、测血糖、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指导。村设有图书室,成立了广场舞和篮球队,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还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文娱体活动。村还设立村民联防夜间巡逻队,开展常态化治安巡逻。村委会对村内区域划分了七大网格,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每个组都建有微信工作群,群众有“急、难、愁、盼”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解决。在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中,云峰村高度重视村庄街巷、古树古井、石条铺地、石滚造景、自然沟渠、老包遗址保护工作。对过去牛耕时代的犁、耙、水车、木风车等老农具统一集中在云峰村史馆和美丽村庄内。在范棚、桥头组还建立了党员微阵地。村党支部积极创建五星级党支部和党建引领信用村、信用户工作,组织村民开展村民自治,动员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共治共享美好家园活动中来。目前,村民已有百分之九十的农户过上了“城市有套房,农村有个家,手机人一部,轿车门前放”的幸福生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五百亩高粱基地丰收在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百万已不是梦想。“云峰村的环境实在是太美了”到过云峰村的人都是情不自禁的说道。(杨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