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14日上午,在位于马鞍山市和县境内的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3号主塔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节段钢塔提升至300米高空并精准安装到位,标志着世界在建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实现关键性节点突破——3号主塔顺利封顶,大桥将进入斜拉索挂索施工和钢梁悬臂架设新阶段。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是巢马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主桥采用主跨(2×1120)米三塔钢桁梁斜拉桥,总长 3248米,为世界上首座双主跨超千米的三塔斜拉桥,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长联钢桁梁斜拉桥。在三个主塔中,3 号、5 号墩为边塔,塔高分别为 308米和 306 米;4 号墩为中塔,塔高 345.6 米。
本次封顶的3号主塔采用钢-混组合结构,横向为A型,纵向为I型。其中中下塔柱为混凝土结构,高217.5米;上塔柱为钢塔柱,高90.5米。钢塔柱为十四边形围成的整体截面,桥塔尺寸向上逐渐收缩。
马鞍山公铁两用大桥是巢马城际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为四线铁路,其中两线为巢马城际铁路,另外两线为预留铁路。作为世界首座双主跨超千米的三塔斜拉桥、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世界最长联钢桁梁斜拉桥,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创下桥梁建设多项世界之最。
其中大桥4 号中塔塔柱高345米,相当于约115层楼高度;承台长89.2米、宽54.7米,平面面积近5000平方米,相当于8个标准篮球场大小,为世界最大规模桥梁桩基础。大桥将应用2100兆帕级高强度钢丝,为目前世界强度最高的钢丝,还首次应用万吨米级钢塔吊机等一系列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攻克多项施工技术难题。
巢马城际铁路起于巢湖东站,向东经含山县、和县、郑蒲港新区、当涂县、经开区、雨山区、花山区后,引入马鞍山东站,正线全长6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沿线设巢湖东(既有)、含山、郑蒲港、马鞍山南、马鞍山东(既有)共计5座车站。
巢马城际铁路作为安徽省首条省市共建的城际铁路项目,其北接合杭高铁,东联宁安客专,是马鞍山与省会合肥的直接联通线。该项目建成后,在皖江两岸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进一步拉近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之间的时空距离,完善区域高铁网络,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通讯员 胡荔杰 许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