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步伐不会被夏季的热浪阻挡,在乡村的土地上迈地更加坚定有力。8月上旬,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镇开展主题为“乡村振兴,就业先行”的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实践团队来到红亮箱包有限公司内参观学习,对当地脱贫再就业的村民进行采访,体验王家坝就业帮扶的工作内容,对乡村振兴的理解更加深刻。
通过采访,实践团队得知在王家坝就业驿站内有许多附近的村民会在农闲时节来此工作上班,可以多赚点钱补贴家用。“看好孩子管好田,一天能挣百十元。”车间里,这行红色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实践队员发现其中的“百”字是单独贴上去的。了解后才得知,随着订单的增加,现在大家的收入也逐年看涨,不再是过去的一天挣几十元,而是百十元。随后实践队员在工厂内阿姨的指导下体验真实的生产工作,并学习箱包制作工艺。阿姨的耐心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给团队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为红亮箱包内的标语
图为队员采访工厂内的工人
图为成员帮助工厂内的工人卸载货物
图为队员学习箱包生产技术
乡村振兴离不开实现群众充分就业。近年来,王家坝广泛开展就业促进活动,红亮箱包不仅是一家小微企业,也是王家坝就业帮扶事业的重要力量。从起初的十来名工人,到如今的近150人;在当地,红亮箱包已然蜕变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明星企业。员工中曾是贫困户的有60多人,如今已全部脱贫。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工厂还给予家庭困难的就业人员每人每月500元的补贴。
本次实践活动的进行,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王家坝在就业帮扶事业上做出的努力和成就,而且深刻意识到群众就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不可或缺性。在之后的活动中实践团将继续走进乡村,走进生产车间,探索乡村振兴的奥秘。(赵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