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田坡庄台地处阜阳市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始建于1953 年,占地仅13.2亩。当地村民曾在这里筑台而居,庄台成为了大家居住避难的场所。1991年,庄台进行了加高加固,后又经过护坡形成占地13.2 亩、台高海拔 30.55 米的庄台。
“人均20平,出门一线天,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庄台曾流行的一首打油诗。随着人口的增长,加之落后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日益“脏乱差”,极大限制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曹集镇团委书记、西田坡庄台讲解员郭莹莹说,过去的庄台到处是旱厕和柴草垛,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巷道泥泞,住房拥挤不堪。
2018年以来,经过整治“五化”(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居民迁建和“四小园”建设,“装扮”后的小庄台有了大变化。“‘坡下绿草坡上花,水底鱼儿水中鸭,若问人间哪里好,美丽庄台是我家。’这是如今庄台人对这里的评价。”郭莹莹说。
如今,镇里为庄台打通了主干道,路面也做了硬化处理,庭前屋后都种满了绿植,还新建了停车场、小广场,让村民生活得更加舒适、便捷。
“以前俺们这房子挤挤挨挨,不通水电,道路勉强只得过一辆板车。”有村民告诉记者,现在路宽了,环境也好了,不少人都把自家的老房子改成民宿,准备发展旅游。
曾经用来解决全庄人吃水用水问题的旧水塔,在庄台通了自来水后,被改造成了一座钟楼,矗立在庄台中央,如今也成为了西田坡庄台的地标式建筑。现在,经过“靓化”的庄台正依托蓄洪区独特景观和湿地风光,办起生态旅游产业,一年能吸引8万多名游客。
“利用蒙洼庄台独特的资源优势,我们正积极谋划旅游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发展采摘园、垂钓中心等,打造旅游庄台,进一步将庄台风景风情变成鼓起村民腰包的红利。”曹集镇党委委员杨蕾蕾说道。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