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18次投诉未解决油烟扰民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08-21 09:26:17

2023年7月,安徽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滁州市餐饮油烟问题进行了督察,发现滁州市城区餐饮行业油烟污染严重,扰民问题突出,多次投诉得不到解决,而有关部门推诿扯皮,源头管控、日常监管不力,甚至弄虚作假,居民反映强烈。日前,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其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据统计,滁州市城区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且产生餐饮油烟的企业有3000余家,主要位于琅琊区、南谯区及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其中琅琊区1423家、南谯区966家、经开区618家。2020年以来,城区餐饮油烟信访举报投诉件达2435件,其中琅琊区1160件、南谯区746件、经开区492件,重复投诉件1021件。

督察发现,滁州市部分新建或改扩建餐饮服务项目落户禁建区,有关部门推诿扯皮,源头管控不力,放任违法行为发生,油烟污染问题不断增多。

投诉18次未能解决问题

位于琅琊区南湖壹号御湖华庭的瀚月楼私房菜,违规将油烟净化设备安装在居民小区二楼阳台。南谯区高速东方天地小区裙楼,楼内的滁房菜酒店曾因油烟扰民问题被群众投诉,该酒店停业后,2023年2月在原址又开设了富都餐厅。南谯区港汇中心城商业内街未设置公共烟道,却建有多家饭店,烟道开口设置“乱象丛生”。等等。

杨正宗全羊馆在上轮省督察中,曾因油烟污染问题被群众投诉,之后搬迁至泰鑫城市星座商住一体楼,此次督察又收到群众对该餐馆的投诉,经调查2020年以来居民已向滁州市有关部门反映该问题18次,却未得到解决。

督察发现,滁州市城区餐饮服务单位净化设施未进行定期清洗、维护保养及无管理台账现象普遍存在。抽查的20余家餐饮酒店,均不能提供清洗维护记录台账。

执法“宽松软”

导致“破窗效应”

督察组认为,滁州市城市管理部门承担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行政处罚职责,但自2020年以来未作出一起行政处罚,执法“宽松软”,导致“破窗效应”明显,餐饮经营户“花式排污”,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督察还发现,该市城管部门在处理部分餐饮油烟污染扰民时,默许经营户“另辟蹊径”,《关于印发〈滁州市城区餐饮油烟管理工作机制〉的通知》未出台,却依然将其作为体制机制写入2021年《关于商请加强餐饮服务业证照发放审核的函》公文中,并作为正式文件提供给督察组,弄虚作假、作风不实。

督察组分析,滁州市及琅琊区、南谯区、经开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对餐饮油烟污染执法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体制机制不健全,落实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敷衍了事,依法行政不坚决,工作作风不严不实,部分餐饮油烟扰民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