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部分病例病情严重,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警惕蜱虫叮咬是关键。每年的4到10月份是蜱虫活动的活跃期,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地预防蜱虫叮咬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月来,古城镇开展了预防蜱虫叮咬及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走村入户宣传全覆盖。镇卫健办工作人员、社区公共卫生专员、网格员、志愿者走村入户发放“明白纸”,向辖区内村民科普防治知识,提醒村民若进入树林、草场等区域要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和领口,离开时应及时进行清理,防止将蜱虫带回家,如有被蜱虫叮咬情况,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应立即及时就医。同时向居民详细讲解“蜱虫病”的危害、症状以及如何预防,传授应急处理方法。提醒村民们,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或者被蜱虫叮咬,可用镊子夹、燃烧的烟头烫、手指弹或涂抹酒精等方法将蜱虫取下,切记不要用力拍打或硬拔,并及时消毒就诊。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线。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精准掌握防控相关工作要求,组织社区在蜱虫高发期对镇内农村丘陵、山地、森林地区,植被茂盛地区用菊酯类农药开展灭蜱活动,并设立防蜱虫叮咬警示牌,提醒居民做好防护。与此同时,引导广大居民对家禽、家畜、宠物开展附着蜱虫清理灭杀活动。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了村民对“蜱虫病”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也避免了被蜱虫叮咬后的恐慌情绪,提升了群众预防蜱虫叮咬的科学防护能力,让群众知晓发病后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确保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卫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