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安徽省气象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脉问诊查难题,立行立改抓落实,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促进工作、服务群众的行动举措。
凝心铸魂强根基
9月5日,安徽省气象局组织党员干部职工集体前往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此举旨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走深走实,也是继续巩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硬举措。
抓重点群体,理论学习走深走实。领导干部带头学、党支部研讨学、党员潜心学、青年联合学,该局以“四学联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省局党组书记在地方媒体发表谈体会文章2篇,5名青年党员受聘为省直机关青年宣讲骨干。
抓重点矛盾,调查研究有序有效。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气象高质量发展等确定12项课题;省局党组成员分别带队深入滁州、合肥、蚌埠、六安、芜湖、池州等地开展调研20余次,发现问题37个,提出政策建议41条;加强调研成果转化,建立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发现问题或经验做法46条,提出解决举措35项,做到有调查有研究有措施,有情况有分析有结果。
实干担当促发展
安徽省会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坐拥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等各类高校、科研机构200余所。
“近水楼台先得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徽省局围绕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谋划筹建合肥量子气象研究中心,7月13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京会见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一行,商量此项工作的推进;启动实施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5月16日,中国气象局毕宝贵副局长出席启动会;启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安徽)项目,为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打造气象“大服务”格局奠定坚定基础;推动贯彻《安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2023—2035年)》四项任务,提升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该局继续优化观测站网,依托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强化观测设备市县级布点,完成定远、徽州区等9部X波段天气雷达和寿县、滁州、宣城等5套垂直观测系统的站址勘选和选址报告编制等。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完成2023年省级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重点攻坚项目,为六安、芜湖、安庆等市5条督办路段优化提升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推进交通、气象信息共享及气象信息在管控中的应用;实现大雾预报产品接入交通预警服务平台,推动交通气象服务由实况向“实况+预警预报”服务的转变,开展路温和结冰监测预报预警、路面状态图像识别等交通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的研发,全力降低因恶劣天气导致的公路交通事故。
用心用情解民忧
今年主汛期,安徽雨情水情汛情总体平稳,但局地短时强降雨层出不穷。7月28-30日,安庆市潜山市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造成91座水库有4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在省气象台具体指导下,潜山市气象局发布雷电、暴雨等预警信号11次,联合潜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5期,预警短信接收14081人次,成功助力全市无人员伤亡。
安徽省气象局将汛期气象服务作为检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试金石”,用心用情开展为民办实事。聚焦重大天气过程,该局组织开展“一过程一策”应急科普宣传,提高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开展“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暨千乡万村气象科普江淮行活动、科普讲解大赛、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名家讲科普等活动,扩大面向社会的气象科普有效供给。
7月27日,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省植物保护总站联合发布《安徽省一季稻穗期“两病”发生气象风险预警》,建议各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水稻生育进程,抓住防治关键期和有利天气条件及时施药防治。安徽是产量大省,该局全面深化2023年保障粮食安全智慧气象服务试点,制定春耕春播、三夏等关键农时农事气象服务方案,针对作物生产全生命周期需求,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的精细化气象服务,适时开展农业抗旱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支撑。(王兵、杨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