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桃李于天下,布鲜花在人间。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7日,商报社区行走进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茶亭社区,志愿者把准备好的手工花束以及贺卡发给现场观众,大家一步一步完成了花束的制作,并把鲜花送给退休教师。在互动环节,老师带领青少年一起写书法和绘画,把祝福融入丹青之中。社区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本次活动还举行了“传帮带”仪式,退休教师带领年轻教师一起变身垃圾分类宣传员,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感师恩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传授知识,教会道理,学会读书,学会做人。为了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志愿者带领青少年一起制作花束和贺卡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同学们,我们拿到材料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来制作!”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兴致勃勃地动起手来,并将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朵呈现出来。“老师,提前祝您节日快乐!”收到鲜花的退休教师龚国荫高兴地说:“谢谢你们送来的祝福,让我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今年87岁的龚国荫是一名从教三十余年的老教师,他退休后仍然积极发挥余热,主动为小区的孩子们辅导作业、教授书法。“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读书写字,更是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对待他人。”龚国荫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见证了许多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故事。如今,虽然离开了熟悉的三尺讲台,但他仍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愿意将终身都献给教育事业。居民葛女士感慨地说,此次活动不仅营造了尊师重教、崇德向善的节日氛围,同时也增强了辖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让尊师重教的情怀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价值观。
老师“客串”垃圾分类宣传员
作为一名老师,龚国荫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垃圾分类宣传员。“我们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队员都是由退休老教师和年轻老师组成。”今年6月1日起,合肥市在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点跨区互帮互学“大比武”行动,为了引导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龚国荫牵头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普及垃圾分类小知识,倡导居民从生活细节做起,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现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后,教师志愿者还走访看望了辖区教师劳模陈令仁等,与他们一起回忆教育往事、工作经历。年轻教师们听完退休老教师、老劳模的经历,倍受鼓舞,纷纷表示将立足本职、努力工作,继续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也会将老教师、老劳模的精神传承下去。(通讯员 徐咏梅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