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警惕针对少年儿童的电信诈骗
来源:安徽商报合肥网 责任编辑:伍献娟 分享到 2023-09-08 15:10:38

案例回顾:

小张同学暑假刷到免费领取新皮肤的短视频。他加了对方为好友,看头像,对方是一个热心的小姐姐,告诉小张只有超过18岁有支付账户才能领取,并问小张多少岁,得知小张只有12岁,小姐姐“好心的”指导小张,可以使用妈妈的手机打开支付宝,扫码支付验证。小张不知道密码,“小姐姐”耐心的引导小张同学使用短信验证码登录并更改支付密码。此时,小张同学发现情况不对,想拒绝转账,但是“小姐姐”说这样会影响妈妈的“信用记录”。 当张同学母亲发现时,已被转走12万元。

案例分析:

一、骗子通常在各游戏交易平台、游戏大厅、游戏相关APP,留下各种诱导信息(例如低价转让账号、免费送皮肤、免费刷游戏道具等),并且以不方便交易为借口让受害人添加群及好友等。

二、得知受骗者年龄较小后找各种理由威胁其提供父母的支付账号,让受害者扫二维码进行支付,或者是购买其他金额的购物卡。

三、当骗子发现受害人容易操控后,会直接开始索要验证码(此验证码即是转账验证码),或是诱导其下载会议APP开启屏幕共享,目的也是为了要转账验证码。

四、骗子发现孩子父母卡中无余额后,会哄骗受骗者,过几天皮肤会到账(过几天再联系、账号出了点问题过两天再给等拖延时间的借口),并且让受骗者删除有关信息与记录,家长发现时为时已晚。

温馨提示

1.免费赠送不轻信

2.个人信息不泄露

3.转账汇款多核实

4.支付验证要警惕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