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材料产业预计全年可超580亿元
来源:合肥通客户端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9-19 10:43:19

产业融合对接会新材料产业专场举行、国轩金通新材料产业基金成立、高端化学品及前沿新材料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通过验收……这段时间以来,合肥新材料产业捷报频传。

9月10日,记者从合肥市经信局了解到,今年前7月合肥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03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超580亿元的产值规模。

产业好消息接二连三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促进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日前,合肥对建设期满的首批市技术创新中心进行验收,其中“高端化学品及前沿新材料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该中心2020年获批建设,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技术人才为基础,以效益转化为目标。数据显示,该中心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8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公布发明专利29项;申请PCT专利1项;部分技术研发成果成功转化,累计服务金额超3000万元;配套各类小试实验仪器设备超500万元;引进博士10名,培养工程师12名、高级工程师9名。

无独有偶,合肥国轩金通新材料产业基金也在9月成立。基金设立主要目标是为了助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并同时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落户,积极助力城市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升级。

产需对接会顺利召开

9月8日下午,合肥市产业融合对接会新材料产业专场活动举办,全市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50多户企业参会。对接会上,科昂新材料、尚欣晶工、国风木塑、汇智新材料等8户新材料企业围绕技术产品、应用案例等情况进行推介,与会企业结合自身需求进行了现场交流,部分企业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安徽尚欣晶工新材料是一家从事光学模具材料、超硬质合金材料等生产的企业,已拥有16项国家发明专利。“这次对接会为企业畅通了沟通渠道,让企业少走弯路。”企业董事长陈文胜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初创型企业,在发展起步阶段急需解决产业上下游协同、市场拓展等问题。“非常感谢政府搭建供需平台,让产业链相关企业汇聚一堂,深入交流。刚刚我们也和一些企业进行了洽谈,希望后续会有进一步合作。”

“开展新材料专场对接会,目的是为了更好为企业服务,更加了解企业的所需所盼,为企业的发展制定更好的政策,同时,引进更好的行业企业,为布局新材料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蜀山区经信局局长郭立海说,希望通过本次对接会了解企业发展所需,进一步链接资源、完善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今年前7月实现产值303亿元

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43个,自2020年至今,已有皖维集团PVA光学膜等54个产品获评“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占全省的1/3……一系列数据显示,合肥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

记者了解到,合肥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逐年递增,初步形成了涵盖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纳米材料等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平板显示、工程塑料、新能源、功能膜、合成革、镁铝轻合金、新型墙体等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2022年135家新材料领域的规上企业总产值537.3亿元,同比增7%,约占全市工业比重5%。今年1-7月实现产值303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580亿至600亿元的产值规模。”合肥市经信局原材料工业处处长沈尧介绍,根据规划,至“十四五”末,合肥将力争产值规模超1000亿元,年均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3-5个,规上企业20家左右,实施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5个。还将推动建立1-2个细分领域产业联盟或协会,营造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合肥将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融合,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空天信息等战新产业的高端需求,实施一批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攻关项目,力争取得一批填补空白、引领未来的重大成果。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