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人力资源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合肥举办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09-20 18:09:00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人力资源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峰会聚焦“人才赋能,创新发展”主题,以展览展示、主旨演讲、要素对接为方式,吸引了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各省市人社厅(局)负责人、行业知名专家、制造业企业和服务机构代表等近600人参加。

技能大师工作室亮相主题展区

9月20日下午,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9号馆热闹非常。本次峰会设立三个主题展区,从不同侧面、不同重点展示出人力资源赋能制造业的具体实践。14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中亮相,展示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双招双引政策和服务成效。8家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应邀设展,用图表数据、项目实施视频等生动展现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成果。10家技工院校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成果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成效。

正德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管政今年是第二次参会。他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随着制造业企业在安徽集聚,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人力资源企业,帮助客户寻求人才的脚步从省内到全国,从国内到海外。“安徽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能够实现个人价值,都对高端人才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董慧技能大师工作室展台,安徽叉车集团数控车工高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董慧第一次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这次带来了我们自己发明的非标刀具等创新成果,也向大家介绍工作室导师带徒的成绩和创新成果。”董慧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大会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现场我们与技工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有深入的交流,收获很大。”

安徽年轻人才净流入在增加

峰会期间,同步举办了人力资源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全球合伙人签约仪式上,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中智集团、上海外服、外企德科、科锐国际、深圳人才集团等10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为我省首位产业人才生态建设赋能。

人力资源如何赋能制造业?在演讲环节,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汪雷、同道猎聘集团高级副总裁李晓峰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人才发展与赋能、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时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赋能制造业等进行探讨分享。

同道猎聘集团高级副总裁李晓峰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猎聘耕耘安徽多年,近年来感觉“越来越兴奋”,“各级政府都在拼命招揽人才”。他表示,产业先行,吸引优秀人才,资本随之而来,产业、人才、资本在安徽形成了良性循环。据猎聘观察,近两年年轻人才尤其是优秀人才净流入安徽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在吸引年轻人就业方面,安徽越来越具有网红气质。”“人力资源行业赋能安徽建设制造强省,猎聘希望未来能出更多的力。”

安徽制造业人才来自哪里?李晓峰在演讲中透露,从2023年1-8月跨省投递安徽机械制造行业的人才来源城市T20来看,长三角为安徽制造业提供了大量人才。

论坛特设颁奖环节,为第二届创业安徽大赛获奖选手和单位、第二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选手颁奖。

专场招聘全渠道引才

为了吸引更多各类人才积极投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20日起,2023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专场招聘会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9月20日起,安徽公共招聘网开设“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专场招聘会”专栏,归集发布招聘岗位信息,开展线上对接。持续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以人社部门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专家开展职业指导、企业进行岗位推介、高校毕业生求职自荐等相结合的形式,丰富直播活动内容,有效促进供需对接。

9月21日,2023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专场招聘会将举行现场招聘会,300家用人单位携优质岗位进场招才揽才。招聘会现场还将同步开播“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安徽省专场直播招聘会”暨“安徽省引进博士后青年人才第三场云聘会”,邀请各地市人社局、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领导(专家)走进直播间宣讲,吸引全球博士后人才集聚安徽。

安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已达3294家

近年来,安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能优势、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全力服务保障制造业企业用工,助力制造业企业市场化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目前,安徽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已达3294家,从业人员6.95万人,行业年营收776亿元,年服务用工企业123万家次。

安徽建立“单位出榜、中介揭榜、政府奖补”引才机制,支持制造业企业市场化引进高端人才,近年来企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各类高端人才2880余人。高质量推进人力资源“蓄水池”项目建设,已累计为区域内制造业企业输送10000余人,培养技能型人才3420人。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立全省首个“共享用工”联盟,搭建“井”字型共享用工平台,累计达成合作37批次,为企业提供共享用工4040人。

安徽还牵头建立“沪苏浙皖结对帮扶城市劳务协作共享联盟”机制,解决重点群体就业困难和制造业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组织开展保障企业用工专项行动,年服务企业用工46.2万人次,实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统筹结合。(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