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各项工作位于全国第一方阵。如今,安徽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9月21日,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论坛上,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解答。
“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27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6.6件、同比增长17.7%,PCT国际专利累计申请6720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124.65万件。”韩永生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徽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县域、园区建设,深入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获批建设试点示范城市5个、试点示范县(区、市)17个、试点示范园区5个,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比2022年底增长11%。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评选,我省获金奖1项、银奖3项、优秀奖26项,获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韩永生表示,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合肥市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全面创新改革专家组专项评估,在全国率先开展专利侵权纠纷先裁决后调解省级试点,深入开展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等5个专项行动。1-8月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立案134件,出具电子商务领域侵权判定97件,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1170件,1件商标案卷入选全国优秀案卷。
知识产权运用成效同样也实现了新突破。近年来,安徽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在全省布局16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36个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中心。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1-8月份,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121.99亿元,同比增长69.9%,位居全国第五位。获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4个,建成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21个,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专利导航成果39个。
今年,安徽省合肥市入选首批10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名单,为了推动示范区建设,近期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高院、省公安厅等15个部门出台文件,在示范区内打造科大硅谷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出台配套政策举措,强化原始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质效;强化系统集成,构建“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赋能创新发展作用,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样板,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营造“让创新者心无旁骛,让侵权者望而却步”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创新创业团队来皖发展。
下一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加快建设创新型知识产权强省,以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关键,构建良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生态;以创优营商环境为目标,健全系统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服务创新创造全过程为核心,持续增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效能;以构筑创新发展新优势为方向,全力优化知识产权人文社会环境,在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书写精彩的安徽篇章。(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