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北流】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与水接触钢材料比保温杯用钢还安全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9-25 14:45:29

9月2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江淮分水岭北侧的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外观蓝色为主的钢结构渡槽宛如一条长虹横卧在江淮运河上,两条河道垂直相交又各自通水通航,形成了一座“河上有河”可通水行船的“水上立交”奇观。而这一世界之最,用材也很有奥秘。

引江济淮渠道流经合肥时与淠河总干渠相交且两条水系水位高差达36米,为保证合肥市的重要供水渠道不中断,工程建设时,将原淠河总干渠裁弯取直,建设一座可过水通航的渡槽天桥,引江济淮渠道“下穿”淠河总干渠而过,一座空中“水桥”应运而生。这是世界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总长350米,其中钢结构全长246米,钢渡槽主跨110米,是跨径世界第一的钢结构通航渡槽。

引江济淮合肥建管处高级主管李东旭介绍,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钢渡槽采用三跨钢结构桁架式梁拱组合设计,主跨跨度达到110米,比世界著名的德国马格德堡水桥还要长3.8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

“引江济淮工程作为二级航道,它还要保证通航,所以设计出淠河总干渠从引江济淮运河上凌空而过的方案,渠水只能通过架设渡槽的方式过流,这样引江济淮和淠河总干渠就形成了立体交叉格局。”李东旭说,渡槽为6级航道,可通行100吨级船舶。

据了解,一般的行车桥梁,车重远小于桥重,是以大驮小,但是淠河总干渠渡槽承受着源源不断供往合肥的水,水重近4万吨,相当于约2万辆小汽车或25辆高铁列车的荷载,而桥重只有近2万吨,水重是桥重的2倍,是典型的以小驮大,可以说颠覆传统意义的。

此外,渡槽设计成两幅既考虑到一幅荷载过大,又有个重要的作用,当一幅需要检修时,另外一幅还可以保持水流畅通,使供水不受影响。

记者发现渡槽内壁不是平整光滑的,而是呈现波浪形。“淠河渡槽内水体为居民饮用水,为保障钢结构耐久性,避免钢结构防腐涂装对水体的污染,水槽均采用不锈钢复合板,与水直接接触的迎水面为4毫米厚的食品级316L不锈钢,采用轧制工艺进行复合成型。比普通保温杯材料安全性还高。”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文 王士龙/图)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