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杭州下起小雨,有了些许秋天的凉意,但亚运赛场却与天气有着明显反差,最后阶段赛事“火热”势头依旧不减,吸引着亿万观众们的目光。上午11点,在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员工童鑫和操张鹏对高压电缆线路进行特巡。9月15日,由来自我省16个地市供电公司等单位170余名人员组成的国网安徽电力支援亚运保电团队从安徽集结出发,至发稿时已为杭州亚运会保电24天了。
来自16市170余人集结出发
当日,在工作现场,每路过电缆工井、中间接头等位置,童鑫和操张鹏都会停下,仔细对现场情况进行查看,利用红外测温仪及时掌握电缆运行温度。“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位置是关键部位,是我们巡视‘重中之重’,绝对不能放过任何一处瑕疵。20多天以来,我们负责区域的供电始终保持平稳状态。”童鑫自豪地说道。
9月15日,由来自全省16个地市供电公司等单位170余名人员组成的国网安徽电力支援亚运保电团队从安徽各地集结出发,抵达杭州第二天,就投入紧张工作之中,联合当地供电公司对所有保电线路和电力设备进行逐个现场勘察。
作为合肥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专业“首席技师”,童鑫本次保电工作主要负责杭州城市供电“主动脉”的35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缆巡视、运维等工作。今年7月、8月,他已提前两次来到杭州进行现场勘察,因此所有电缆的详细情况,他早已“烂熟于心”。亚运会开幕前一天,按照“网格化”模式,童鑫和同事们正式分配至相应保障片区。
童鑫(右)和操张鹏在保电现场
长时间在户外 个个都被蚊子叮一身包
听起来巡视工作似乎难度不大,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每天上午8点不到,距离亚运会正式比赛开始两个小时前,童鑫和同事们都已到岗,对辖区电缆进行全面巡视。比赛进行过程中10月7日,杭州下起小雨,有了些许秋天的凉意,但亚运赛场却与天气有着明显反差,最后阶段赛事“火热”势头依旧不减,吸引着亿万观众们的目光。上午11点,在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员工童鑫和操张鹏对高压电缆线路进行特巡。9月15日,由来自我省16个地市供电公司等单位170余名人员组成的国网安徽电力支援亚运保电团队从安徽集结出发,至发稿时已为杭州亚运会保电24天了。
来自16市170余人集结出发
当日,在工作现场,每路过电缆工井、中间接头等位置,童鑫和操张鹏都会停下,仔细对现场情况进行查看,利用红外测温仪及时掌握电缆运行温度。“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位置是关键部位,是我们巡视‘重中之重’,绝对不能放过任何一处瑕疵。20多天以来,我们负责区域的供电始终保持平稳状态。”童鑫自豪地说道。
9月15日,由来自全省16个地市供电公司等单位170余名人员组成的国网安徽电力支援亚运保电团队从安徽各地集结出发,抵达杭州第二天,就投入紧张工作之中,联合当地供电公司对所有保电线路和电力设备进行逐个现场勘察。
作为合肥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专业“首席技师”,童鑫本次保电工作主要负责杭州城市供电“主动脉”的35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缆巡视、运维等工作。今年7月、8月,他已提前两次来到杭州进行现场勘察,因此所有电缆的详细情况,他早已“烂熟于心”。亚运会开幕前一天,按照“网格化”模式,童鑫和同事们正式分配至相应保障片区。,他们沿着电缆走向,人工“徒步”对电缆2至4轮次的不间断精细化巡视。
每天晚上23点所有比赛结束后一个小时,保电人员还会再次对电缆进行巡视。完成工作后,他们和团队汇合、召开总结会议,对当日巡视数据、问题隐患、突发状况等情况进行总结交流,以优化巡视工作。
“这段时间以来,我每天日均步行至少在2万步以上,不知道的朋友在微信中留言说,你怎么天天都在跑‘马拉松’啊?”童鑫说,20多天来,每天所有保电人员工作状态都是如此,一天也不拉,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由于长时间在户外工作,即使穿着全套长袖工作服,但所有人员都被蚊虫叮了一身包。
还将为亚残会守护电力送光明
虽然每天都和亚运会举办场馆“近在咫尺”,但童鑫和同事们都未能现场观看任何一场比赛。“我们这代80后是很幸福的,童年时代经历过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共同唱着‘亚洲雄风’,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现在能有幸加入保电团队,有机会为亚运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再辛苦都是值得的。”童鑫说。
据介绍,10月8日完成亚运会保电工作之后,童鑫和同事们将会回到合肥修整几天。亚残会前将会再次回到杭州,投入保电工作之中,继续在赛场之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共同坚守。
(李岩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