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进入电缆保护区,高压危险!请及时撤离!”10月11日下午,在合肥市蜀山区潜山路和望江路交叉口的110千伏振黄线地下高压电缆保护区内,一台新设立声纹防护桩对临近的大型机械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提醒。今年10月起,合肥地下高压线缆城市电缆防外破声纹在线监测系统投运,为城市地下电缆安全运行增添了一道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声纹识别“防护网”。
地下高压电缆是城市供电“主动脉”。截至今年9月底,合肥电网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地下高压电缆长达524.4公里,约占全省同类型电缆长度的68%。近年来,通过利用国内先进带电检测技术及管理模式等手段,合肥电网地下高压电缆安全运行系数不断提升,于今年9月历史首次实现“零外破”连续安全运行1000天。
“不过,城市地下电缆运行环境较为复杂。据统计,目前每天合肥市涉及电缆保护区的大型机械施工等风险点平均在30处以上。”合肥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副主任关少卿表示,传统电缆管理模式很难及时做到安全管控和预警。
今年3月,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合肥市为试点,在全省范围内首个开展城市电缆防外破声纹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构建了涵盖机械作业、设备运输等总时长超10万小时的声纹识别库;对安徽电力高压电缆精益化管控平台进行升级,将城市电缆防外破声纹在线监测系统功能全面融入其中。
与此同时,合肥供电公司陆续在该市32条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地下高压电缆保护区内布点256个声纹防护桩。“每个桩的工作区域达半径10米范围,能够自动识别、精准定位,对可能影响电缆安全运行的机械作业发出声音。”合肥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专责韩磊介绍,防护桩现场对施工人员发出语音报警,管控平台同步推动信息至电缆运维人员手机端。
据韩磊介绍,城市电缆防外破声纹在线监测系统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投运。当前系统单次识别声纹速度最快达0.06秒,准确率在96.3%以上,为合肥城市地下电缆安全运行增添了一道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声纹识别“防护网”。
据了解,合肥供电公司将深化城市电缆防外破声纹在线监测系统应用,提升判断准确率,2024年底前扩大应用范围至合肥城区的105条重点线路。(李岩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