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火“烈”的石榴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10-16 15:00:22

品尝美味的石榴,尝一尝酸甜可口的石榴汁,在淮北市石榴小镇入口处的“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内,非遗、文创、农特产品等3个展销区展示着数十种与石榴有关的农产品和文创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正依托石榴资源优势,依托石榴基地特色,打好石榴文化品牌。”烈山镇党委副书记吴朝曦介绍。

在今年中秋前夕,淮北市第十四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在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四季榴园景区举办。

文旅节以“生态榴园产业旺和美乡村入画来”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通过举办石榴王评选、长三角自行车联赛·安徽淮北站、农产品展销活动、石榴丰收季线上直播活动、“榴住青春 唱响烈山”青年歌手大赛、传统文化书法泥塑活动展示、“山水新城 美丽烈山”摄影展等活动,展示淮北烈山石榴文化,提升石榴文化旅游节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烈山。

烈山区现有石榴种植面积8万余亩,以榴园村为中心,辐射周边3个行政村山坡地带,品种包括软籽1号、软籽2号、塔仙红、青皮软籽等7个,其他展示和试验品种30个。烈山区烈山镇榴园村塔山自然村万亩石榴园内,至今仍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石榴树千余亩。现存百年以上古石榴树800余株,其中,树龄300年以上的古石榴树180余株,园中石榴树平均树龄150余年。

如今,烈山区凭借石榴特色产业,打造出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如石榴汁、石榴盆景村等,实现了华丽蜕变。四季榴园国家4A级景区、明清石榴园精品民宿、交易大市场、四眼井纪念馆等,让昔日的荒山野岭,蝶变为如今满山石榴树的美丽乡村。

“游客愿意来了,石榴汁、石榴酒等衍生品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2023年保守估计,平均每个村增收约十万元。”吴朝曦表示,烈山镇采取多“规”合一的方式,将东部的五个村的村庄进行规划,进行招商引资,目前已经招引了十个项目。依托农旅融合,烈山镇采取了托管运营,跨村联营的模式,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增收。

近年来,烈山区依托悠久的历史脉络、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全国经果林建设百强县区”“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中国软籽石榴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榴园村”等多张国家级城市名片。

全线超55公里的“皖北川藏线”最美风景道贯穿东部山区。通过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烈山区全面提升了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乡村振兴,助推烈山转型升级,形成绿色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同时,烈山区将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扶持力度,支持优质旅游项目发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文旅产业发展后劲。同时,积极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不断催生新业态、延伸新链、创造新价值,努力实现旅游发展现代化、多元化、品质化。

据悉,下一步,淮北市将聚焦“五宜”幸福城市建设,以打造“区域性、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进一步宣传推广烈山蜿蜒盘旋的龙脊天路,激活沿途文旅资源,提升石榴文化旅游节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大烈山石榴、苹果、灵枣等农特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安徽商报融媒体见习记者 徐宏博 记者 何婉惠)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