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得骨量储备减少、流失过多,骨质疏松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甚至有部分35岁的女性骨密度下降到60岁的程度。骨骼的健康主要看骨量,骨矿物质和骨基质。
从出生起,人体的骨量会逐渐上升,在30—35岁左右达到“巅峰”,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达到峰值后,骨量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而后随着年龄增长,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开始以缓慢速度丢失骨量女性尤为显著。所以骨量就像养老金,年轻时往里多存点,等年纪大了才够用。会不会得骨质疏松,主要取决于您骨量峰值的高低和后来骨量丢失的速度。
研究证实,年轻的时候增加骨量10%,可将骨质疏松发生时间延迟13年。那么应该如何从小多储备骨量呢?
一、保证钙需求
钙主要来源于乳制品,其他包括蔬菜、坚果、豆腐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钙的摄入量要逐步增加,1~3岁每天700mg,4~8岁每天1000mg,18岁开始每天1300mg。如果孩子对乳糖过敏,可以使用钙强化豆奶和酸奶。
二、保证维生素D需求
我们知道维生素D是人体吸收钙的重要辅助物质,它的最主要来源是皮肤受日光照射后合成。推荐每天9:00~10:00和16:00~17:00这两个时间段接触阳光,光线不会太强,对皮肤伤害小。
三、保证优质蛋白质吸收
蛋白质也是骨骼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鸡蛋、大豆、豆制品、瘦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另外每天摄入 5 份蔬菜和水果,以维持均衡饮食。
四、每天至少保证一小时体力活动
适当的运动和营养摄入对于骨骼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建议5~17岁的青少年每天至少运动60分钟,如跑步、打球、游泳等。
青年时期获得的峰值骨量越大,老年时期对骨丢失的承受能力越好。纽瑞优钙维生素D软胶囊,为你有效管理好骨量储蓄账户,实现个体峰值骨量最大化。及早做好“骨量储备”,老来受益!
[广告]免责声明:本文为宣传商业资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亦不代表本网站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或投资行为参考,本网站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