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金融服务宣传月:中国人寿安徽省分公司提醒您关注个人信息保护
来源: 责任编辑:伍献娟 分享到 2023-10-25 15:21:13

一、什么是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个人信息包括:如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通信通讯联系方式、通信记录和内容、账号密码、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

二、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2021年8月20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通过,并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填补了数字社会重要的法律板块,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了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中心的“三大法律体系”。

三、个人信息泄露会带来什么危害?

个人信息一旦遭到泄露,可能会引发骚扰电话、诈骗短信、人肉搜索等信息安全事件,或被犯罪分子用来进行各类不当的非法活动,对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产生隐患。

四、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

(一)谨慎填写。不要轻易填写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如果非必要实名制,可以选择昵称代替真实姓名;如果选择快递驿站等自取方式,不必精确到住址的具体门牌号。

(二)及时删除。在上网时如涉及有关个人信息的内容一定要及时退出、删除痕迹或者销毁;纸质文件通过碎纸机等工具进行销毁;将包含个人信息的快递单涂抹或销毁。

(三)注意授权。在授权时一定要仔细查看授权内容,对于使用该软件没有必要的权限要进行关闭;对于长期不用的平台或者网站,也要及时取消授权、或者注销账号。

(四)确保安全。在使用完相关证件后,要及时删除手机里的照片;在复印相关证件后,最好在空白处写上“本复印件仅供xx用途,他用无效”的话术。

(五)慎重对待。一定要检查关键个人信息是否暴露;与网友互动时,不要轻易留下个人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参与公开平台的问卷调查时,不要填写个人信息等相关内容。

五、典型案例

(一)广东佛山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2023年2月,广东佛山公安机关工作发现,本地一家汽车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利用通讯群组非法出售事故车主信息截图。经查,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为拓展汽车维修中介业务,勾结保险公司、拖车公司以及路政部门工作人员,非法获取其工作过程中掌握的交通事故车主信息,并根据车辆品牌、事发地等联系特定汽车4S店、汽修厂,通过送保养、油卡等好处诱导事故车主前往指定地点维修,赚取信息“中介”费用。相关汽车修理机构通过故意夸大损失、以换代修等方式侵害相关保险公司及车主利益。2023年3月,佛山公安机关对该案开展集中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二)安徽宣城“1.10”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2023年1月,安徽宣城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称其在一互联网借贷平台填写个人信息申请车辆贷款后,收到本地另一贷款公司的推广电话,怀疑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经查,该举报群众申请贷款的平台既无借贷资质也不从事借贷业务,而是一家从事“居间助贷”的中介公司,该公司伪装成正规借贷公司在搜索引擎、网络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广告,吸引有贷款需求人员填写公民个人信息后,在当事人未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代理将相关信息出售给贷款人归属地的贷款公司牟利。2023年5月,安徽宣城公安机关对该案开展集中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打掉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居间助贷”公司3家,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

(三)山东济南席某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2023年3月,山东济南公安机关工作发现,本地群众大量收到一儿童照相馆的广告骚扰电话。经查,该照相馆实际控制人席某倩为推广儿童照相业务,从家政公司、妇婴用品销售企业、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雇佣工作人员拨打骚扰电话进行精准营销。同时,还将上述信息转卖至月子中心、保险公司等机构牟利。2023年4月,济南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本文相关内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经典案例摘自公安部官网《公安部发布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