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记者从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目前,安徽中晚稻收购已经开始,秋粮收购呈现质量好、价格高、市场活、进度快等特点,收购市场平稳有序。
据近期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中晚籼稻质量调查结果,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14.5%、33.9%、35.5%、9.7%、4.8%,等外1.6%。其中,三等以上(出糙率≥75.0%)占总数的83.9%,中晚籼稻质量好于上年。
目前,全省秋粮收购市场呈现购销两旺态势。市场收购主体活跃,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高,全省参与秋粮收购企业达到1680家,其中:国有粮食收储企业270家,参与收购人员10405人,收购设备10095台(套)。国有粮食企业主动出击,利用仓储和人员优势,积极与长三角、福建、广东等主销区开展粮食产销合作,开展代购代销、代收代储、合作收购等,发挥收购市场重要作用。
新产中晚籼稻上市初期市场价格在1.39-1.42元/斤(三等、下同),平均价格1.41元/斤。目前,全省中晚籼稻收购价格1.44-1.47元/斤,平均价格1.45元/斤,较上市初期上涨0.04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0.15元/斤。收购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居全国第四位。由于今年中晚稻受温度、雨水等因素影响,生长成熟期延长,收购期较往年延迟,但目前中晚稻收购进度明显加快。截至10月23日,我省入统粮食企业全社会收购中晚稻185万吨,占预计旺季集中收购量的23%(预计中晚稻旺季集中收购量800万吨)。此外,全社会收购玉米、大豆分别为25万吨、1万吨。
秋粮自9月下旬陆续上市后,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主动担当,强化秋粮收购组织部署,提前备足收购仓容资金,积极组织开展秋粮收购调查调研,优化收购服务举措,发挥市场化收购主导作用,确保种粮群众增产又增收。下一步将做好价格监测预警,拓展产销合作渠道,抓好政府储备稻谷轮换和增储工作,加强秋粮收购执法检查,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