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达30176个,比上年增加622个;2022年末,全省卫生人员总数达55.3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增长6.5%)。10月25日,安徽省卫健委发布2022年安徽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我省孕产妇死亡率为10.77/10万,婴儿死亡率为2.70‰,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5.7/10万、4.9‰)。
医疗卫生机构数比上年增加622个
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达30176个,比上年增加622个。其中:医院133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20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75个。与上年相比,医院数不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576个。
去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4.4万张,其中:医院33.9万张(占76.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万张(占20.8%)。医院中,公立医院床位占67.7%,民营医院床位占32.3%。与上年比较,全省床位共增加3.3万张(增长8.0%),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1.0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21年6.72张增加到2022年7.25张。
2022年末,全省卫生人员总数达55.3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增长6.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0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6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3.5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5.0人,除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其余指标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统计,2021年全省卫生总费用达2516.13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占30.19%,社会卫生支出占40.60%,个人卫生支出占29.21%。人均卫生费用4116.03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5.86%。
医师日均门诊量住院工作量均略有下降
在医疗服务方面,2022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含村卫生室)达37000.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94.2万人次(增长1.6%)。2022年全省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6.0次。
2022年,全省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5.8人次和住院2.1床日,其中: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4人次和住院2.2床日。医院医师日均担负门诊工作量、住院工作量均比上年略有下降。
去年全省医院病床使用率68.4%,其中:公立医院76.2%。与上年比较,医院病床使用率下降2.8个百分点。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8.8日(其中:公立医院8.5日),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比上年下降0.2日。
医疗服务得到改善。截至2022年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52.4%开展了预约诊疗,90.0%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63.3%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85.1%参与同级检查结果互认,93.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在血液保障方面,2022年全省共有55.48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无偿献血量91.46万U,同比增长0.62%,其中采集机采血小板60813个治疗量,同比增长10.68%。采集原料血浆459.4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9%。
去年全省乡镇卫生院床位增加9304张
基层卫生服务得到改善,床位数增加,卫生人员也得到增加。根据统计,2022年底,全省59个县(县级市)共设有县级医院138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61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1所、县级卫生监督所60所,四类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10.4万人。
2022年底,全省1235个乡镇共设1339个乡镇卫生院,床位8.0万张,卫生人员7.0万人。与上年比较,乡镇卫生院减少8个,床位增加9304张,人员增加6507人。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由2021年2.85张增加到2022年3.28张,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由2.57人增加到2.88人。
去年,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21年的79元提高至2022年的84元。2022年,年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管理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666.58万,接受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641.00万,接受健康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219.66万。
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有所下降
2022年,我省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7.36%,产后访视率96.24%。2022年住院分娩率为99.99%(市100.00%,县99.99%)。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1.0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2.39%。
据妇幼卫生监测,2022年,我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08‰,其中:城市3.81‰,农村4.20‰;婴儿死亡率2.70‰,其中:城市2.51‰,农村2.80‰。与上年相比,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有所下降。
去年,我省孕产妇死亡率为10.77/10万,城市10.64/10万,农村10.84/10万。孕产妇死因构成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心源性猝死、慢性高血压疾病、肺栓塞。
2022年全省共为45.8万名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平均达97.21%;筛查出的风险人群全部获得针对性的咨询指导和治疗转诊等服务,落实了孕前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