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记者从《关于聚力打造“科大硅谷”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安徽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区域(城市、县域、园区)和优势示范企业建设,深入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全省获批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县域、园区共27个,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481个,实施省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项目36个。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27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6.6件,同比增长17.7%。截至今年6月底,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31件,比2022年底增长11%。近三年中国专利奖评选,我省获金奖5项、银奖8项、优秀奖74项。
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水平。建成安徽省和合肥市两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企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专业服务。建设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114家,维权援助组织199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构8家,形成了全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一张网”。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出台28项政策,建立12项协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今年以来,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946件,办理专利侵权行政裁决151件,查处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案件2543件,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
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和专利开放许可,在全省产业园区和高校院所建设16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和技术供给,芜湖市获批建设国家级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三年专项行动,与7家金融机构签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121.99亿元,同比增长69.6%,排名全国第五位。
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高质量建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全省地级市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93.8%,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实现16个省辖市全覆盖,使知识产权服务覆盖更广、效能更高、体验更优,有效促进了全省创新创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