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云电动车队:在赛场上“飞驰”青春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11-09 15:32:03

11月9日上午,2023“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蔚来杯”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正在合肥骆岗公园进行中。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云电动车队参加了静态比赛中的成本与制造分析项目比赛。本次比赛是云电动车队进行云电新设计布局后第一次参加线下比赛。

据了解,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分为静态赛和动态赛,静态赛包含设计报告、商业报告和成本报告。动态赛包含直线加速、八字绕环、高速避障、耐久性能和效率测试。

合肥工业大学云电动车队队长黄涛是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他介绍,相比过去的比赛,本次云电动车队优化了单体壳设计和四电机算法,采用了碳纤维电池箱,下压力进一步提升,成功突破千牛(20m/s),轮边在去年的基础上优化,成功地减小了尺寸、重量,进一步提升赛车竞争力。

“车子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车属于一体式车身,每个轮胎都要电机,与大部分参赛车辆的区别在于云电动车队的车辆属于四驱轮,而大部分参赛车队的赛车为后驱轮。”黄涛说道。

合肥工业大学云电动车队团队人数约30人,为了参加本次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车队花费了近一年时间才将参赛用车打造出来。黄涛表示,作为队长,在造车的过程中他需要把握好时间节点进度,对赛车进行测试,为此经常需要熬夜进行排查,并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本次比赛他们将参加电动方程式大赛静态赛和动态赛两大类别的比赛。“我们很享受造车的过程,参加大赛的这段经历也是我们学生生涯十分宝贵的回忆。”黄涛说道。

参加车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考验”,王崇羽是云电动车队电气部的成员,大一时期的他经过选拔、培训等一系列项目,最终留在了车队,在当时坚持下来留在电气部的只有八名成员。

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大四学生李子昱是第三次参加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去年的比赛是他设计的悬架第一次在比赛中落地跑动。“我的设计的车子也可以在赛道上飞驰了,这让我很兴奋,上次的比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赛,今年我想弥补这个遗憾。”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包括四个分赛项:分别为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燃油车)、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据了解,目前系列赛事注册参赛院校 244 所(其中 985 高校 19 所,211 高校 39 所),车队注册总数 420 支。从 2010 年举办首届至2021年已经成功举办十二年,直接参与学生 26532 名,参与学生超4.7 万名,学生独立自主设计制造赛车1600 余台,获得国际奖项 35 项,撰写技术论文上万篇。赛事具备学科融合性高、专业性强、学术氛围好、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全面等特点。

参赛大学生组织团队每年独立自主设计、制造、调试一台方程式赛车。设计制造过程中除考验团队工程实践能力,还考量团队工程管理、商业营销、成本控制、招商宣传等全方位能力。目前赛事培养人才涵盖:汽车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整车测试工程师、CAE 分析工程师、无人系统架构工程师、成本造价师、车辆营销策划人员、新媒体传播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为加强专项人才培养,做到精准培养,赛事衍生成立了诸多专项能力培训平台,包括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全国队长会、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电气系统安全员培训、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整车试验员培训、线上竞赛(CAE工程能力培养)、赛事新闻官培养计划等。

(安徽商报融媒体见习记者 徐宏博)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