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安徽商报推出“小区暗访报告”以来,报道了合肥多个小区物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小区的管理问题是否得到了改善?近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回访了多个小区。
◎回访地点:银杏苑小区
回访情况:乱停车情况有所改善 私拉电线仍存在
合肥市银杏苑小区年代已久,属于老小区,小区有7个区,内有幼儿园、小学以及社区,设施复杂庞大。
今年2月15日,记者在小区南门看到,门口设有道闸,但道闸形同虚设,车辆可以随意进出,道闸边无门岗,也无保安看守。
银杏苑南门往北是一条百米长的商业街,但商业街的乱停乱放现象随处可见。超市门口、修车店门口,车辆挤占人行通道,拥挤处甚至只留下一米宽不到的空间,行人想穿过去都难。乱停乱放,有的车顺向停,有的车逆向停;路边停,消防通道还是停。在小区58栋边的一处消防通道,就被里里外外堵得严严实实。
此外,部分商家也将摊位摆在路边,百米长的小街既能看到晾晒衣服,又能看到晒咸货,商业街早已拥挤不堪。
该小区飞线充电情况也很泛滥,安全隐患很大。记者探访发现,1栋、2栋、3栋、4栋、16栋,这些楼栋单元门门口都停放着多辆电动车,空中均有长长的电线从住户家中垂直而下,有的插板放在地上,有的插板放在电动车上。
11月6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小区进行探访,发现商业街乱停车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虽然还是有少量车子停放在人行道上,但人行道上较之前已经宽敞干净很多,之前被堵得严严实实的消防通道也被物业管理人员放置了石墩,以禁止车辆停放。记者看到,人行道被安装了众多隔离栏杆,这样有效避免了机动车停上人行道,将人行道还路于民。
进入小区内记者发现,此前泛滥的飞线充电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观,楼道内充电线少了不少,不过,在小区16栋等几栋楼内记者还是发现了少量的从楼上拉下来的充电线,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回访地点:利港银河新城小区
回访情况:被拆景观木桥已恢复
今年3月21日,记者来到合肥市瑶海区利港银河新城小区,刚进小区南大门便是小区内部的景观河,原本是一座拱桥连接着河两侧,但拱桥被人拆除,现场还没有施工结束,河内用泥土堆成了一个土坝,土坝下方设置了一个水泥涵洞。土坝的上方铺设了一层碎石。小区业主金先生拿着此前拱桥的照片称,之前的拱桥非常美观,是小区景观之一,桥面都是木质的,只能供行人行走,但是3月初,有人在这里施工,将美观的拱桥拆除了,然后就用大量的泥土和碎石搭成了现在这样的土坝路,严重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美观。业主表示,将拱桥拆除并没有征求小区广大业主的同意,所以该行为侵犯了业主的权利。
事发后,合肥市瑶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出了相应处理,合肥市浩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利港置业发展(合肥)有限公司私自损毁小区公共设施(小区桥梁)行为未及时制止,没有履行企业管理职责,决定对合肥市浩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出如下不良信息记录: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法违规行为未履行告知、劝阻和报告义务,扣3分,同时对企业作出黄牌警告一次。
与此同时,该施工行为被要求立即停止,同时发布公告,公示重建桥梁方案。
11月6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再次来到该小区,发现此前被拆毁的木拱桥已经恢复重建,景观木拱桥与下方景观湖融为一体,风景宜人,木拱桥恢复了原有的坡度,需要经过几个台阶才能上至桥面,避免了车辆通过,只可供行人过往。桥的长度不变,宽度不变,高度不变,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
“好在之前的违规施工被及时制止,木拱桥又得以恢复重建。这是我们小区的标志性景观,很多人在这里拍照打卡,怎么能随意拆除毁坏。也很感谢你们的关注。”一位在桥上散步休闲的居民说道。
◎回访地点:浅水湾小区
回访情况:拆除充电设备 通道“舒畅”了
10月11日本报报道了合肥市浅水湾小区国庆期间夜里发生火灾,大火将楼下通道内电动车烧毁,对于该起事故,很多居民认为火灾可能与一楼通道停满充电的电动车有关。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也发现,对面的一楼通道内两边停满电动车,不少电动车正在充电。通道到处是充电的电动车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
此事经过本报报道后,小区物业也高度重视,表示将尽快拆除充电设备。
11月6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回访该小区发现,原先的一楼通道现在已经不见充电设备了,随之消失的还有楼道内的电动车,留下了一个空旷干净的通道。物业工作人员还在通道口设置了阻拦装置,以防止电瓶车随意停车。
“通道本身是为居民通行用的,拆除了充电设备,这下通道宽敞了,让人看着也舒服多了,小区环境变好了,也消除了火灾的隐患。”采访中,不少居民对物业的整改措施表示肯定。
从上述回访的3个小区情况可以看出,小区此前存在问题均得到整改或有一定的改善,本报“小区暗访报告”栏目得到了大家认可。
本报将继续推出“小区暗访报告”,进小区、探实情、听民意。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 许家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