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玩把车停在这里,一个小时就‘满血’续航,真是太方便了!”11月16日,游客对巢湖市中庙街道新升级的新能源快充站赞不绝口。这是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在当地建立“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后,为旅游产业“量身打造”的服务举措。据介绍,今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创新通过供电所与村(社区)联创共建,在全市范围内打造53个“村网共建”电力服务点,助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
11月15日上午10点,巢湖市供电公司黄麓中心供电所党员服务队队员袁钧杰登上开往姥山岛的游船,不到5分钟抵达对岸,和驻岛同事吴志宝会合。他们今天按计划将完成岛上电力设备周期性巡视,同时为约定客户现场服务。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姥山岛对外交通完全依靠船只。大力发展旅游业后,巨大游客量使得这里用电量“节节攀升”,对供电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为此今年初我们在中庙街道建立‘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为周边区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电力保障服务。”袁钧杰介绍。
姥山岛设立电力“守岛人”,吴志宝24小时为岛上127户居民和12家民宿、饭店提供电力服务。近年来,中庙姥山岛景区年均游客量超百万,村民由过去单纯以捕鱼为生向旅游业转型。配合产业升级,巢湖市供电公司和中庙街道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将优质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百米”,一方面为村民提供用电查询、电费缴纳、办电申请等服务,同时根据当地旅游业发展情况,制定电力保障方案。
“手机扫一扫,我们在田间地头就能立刻用上方便电。”11月15日,在合肥市长丰县杜集镇隆兴社区,菊花种植户周多善对新设立的共享电表十分肯定。他所在村经济合作社今年种植超百亩菊花,本月末将喜迎丰收。
隆兴社区处于丘陵地带,无法实现自然灌溉。过去为了图方便,农户时常自己从总电表接电来驱动水泵,安全系数不高。长丰县杜集中心供电所台区客户经理卜长红说:“我们梳理‘村网共建’服务点收集热点问题,在村里设立五处共享电表,方便大家使用,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
长丰县隆兴社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有农户两千余人,根据产业发展和老龄化人口较多现状,长丰县供电公司和隆兴社区合作建立“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让居民“办电不出户、问题不出村”。
隆兴社区“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积极创新,还在合肥地区首个开办“电力积分超市”,村民参与电力设施保护、公益活动等均可获得相应积分,能兑换生活必需品。据统计,近年来,长丰县供电公司累计在隆兴社区投资1345万元专项用于农网升级改造,涉及19个台区;当地村民户均容量从1.23千伏安大幅提升至3.26千伏安,用电面貌焕然一新。
据介绍,今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已在全市范围内打造53个“村网共建”电力服务点,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城乡同质化优质服务和供电质量,赋能乡村旅游事业。
(李岩 张荣宸 刘兵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