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大量霉变玉米 男子高热不退呼吸困难 皖沪专家协作救治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11-28 12:53:24

干农活时接触了大量霉变玉米后,男子突发呼吸困难、高热,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严重感染。近日,上海六院安徽医院、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区急诊医学科收治一位突发过敏性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性命危在旦夕。皖沪两地专家协作,急诊重症医学科体外膜肺氧合(ECMO)团队精准、快速实施静脉-静脉体外膜氧合(VV—ECMO)治疗,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转危为安,目前患者已出院回家休养。              

当地医院的CT显示韦大哥肺部已经出现严重病变

10月15日下午,57岁的韦大哥因高热、突发呼吸困难半天,被紧急送入当地医院急诊。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严重感染。当地医院给韦大哥实施了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通气后,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逐渐加重,氧和难以维持。韦大哥被紧急转运至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位于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区的上海六院安徽医院急诊医学科进行抢救。

韦大哥得到及时救治,转危为安

入院时,在常规机械通气状态下,韦大哥的血氧仅能维持在35%左右,呼吸频率高达40余次,生命危在旦夕。正在科室值班的中国科大附一院EICU副主任医师王春艳立即组织讨论。

据家人介绍,韦大哥平日在家务农,发病前,正赶着给玉米脱粒。结合病史和影像学表现,治疗组考虑韦大哥极有可能是短时间内大量接触了霉变的玉米,导致过敏性肺炎,同时引发ARDS。

临床上,对呼吸衰竭常规治疗无效、病情持续加重的患者,VV—ECMO治疗是首选。这也是该院区开诊以来实施的第一例ECMO治疗。韦大哥病床前,急诊ECMO医护团队配合默契,成功上机!随着氧和后的血液进入体内,韦大哥缺氧的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下降,血氧饱和度上升,生命体征维持到了正常范围。清醒后,韦大哥握住医护人员的手:“感谢你们,让我又活了一次!”

ECMO治疗期间,由于需要俯卧位通气,韦大哥体重较重,每次俯卧位翻身对护理团队都是一次考验,常常需要整个EICU一起通力协作才能完成。经过EICU医护团队的精准治疗和精心护理,韦大哥的肺功能逐步得到恢复,ECMO运转1周后成功撤机。目前,韦大哥已回当地继续康复治疗。

 ● 这类疾病在农村较为常见

据王春艳介绍,过敏性肺炎又称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是由于反复吸入各种有机粉尘中的过敏原物质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间质性肺病,会引起小气道、肺泡和间质淋巴细胞炎症,常伴有肉芽肿形成。这类疾病在我国农村较为常见。

流行情况因各地气候、职业和环境接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50~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患病率最高。该病常在吸入过敏原后4到12小时发病,突发干咳、胸闷、呼吸困难、发热、寒战、乏力等,双肺出现湿啰音。轻症患者一般脱离接触后几天或者一周症状消失。

如何防治过敏性肺炎?王春艳提醒,预防过敏性肺炎最重要是脱离或者远离过敏原,例如接触生物性有机粉尘或特定的化学物质时,应佩戴口罩或过滤面罩。过敏性肺炎轻度急性发作时,离开过敏原后能够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治疗。急性重症患者需要立即就医,通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甚至ECMO辅助治疗。(桂思奇 方萍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