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至异地,隐匿收入,虚假申报,转移财产,用家人身份证注册新账户用于日常消费……为了规避法院执行,被执行人们可谓花样百出。11月27日,根据合肥中院统一部署,肥东法院继续开展 “护民生 优环境”集中执行行动,重拳打击规避执行行为。
规避执行?法院执行绝不含糊
6点30分,执行局全体干警集合完毕,30余名执行干警兵分7路按预定计划出发,灵活运用上门查控、突击执行、异地查找,拘传、拘留、调解相结合等多种措施,深挖被执行人隐匿财产线索,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捍卫司法权威。
某钢结构公司与合肥某工程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经历了一审、二审,在合肥中院主持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确认合肥某工程公司欠付钢结构公司工程款及履约保证金共计910余万元;合肥某工程公司承诺上述款项于2023年11月16日前一次性支付完毕。约定到期,合肥某工程公司未按调解书履行给付义务,钢结构公司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立即向被执行人依法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并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冻结了被执行人名下银行账户,但该公司名下账户余额不足,案件无法执结。执行法官及时将查控情况告知了申请人,并在申请人提供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线索后,深挖彻查、多方取证,最终查出被执行人利用专用账户的特殊司法保护制度规避执行。执行法官立即联系被执行人,对该公司规避执行行为进行了训诫。被执行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拒执罪”的震慑下,主动筹集并履行了全部执行款。
从立案到执行完毕用时不到一周时间,910余万元全部执行到位,此次执行迅速高效,有效打击了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行为,切实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夫妻逃避执行 法院重拳出击
2018年,刘某与妻子因做生意资金周转需要,使用卜某儿子小龙的信用卡消费6万余元,为免儿子信用逾期,卜某替儿子还清信用卡所欠金额。卜某取得债权后,刘某与妻子又向卜某借款5万余元,并向卜某出具一张欠付卜某本金11万余元的借条。因刘某到期未能还款,卜某无奈起诉,并于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法官通过查控发现二人名下余额远不足以执行,刘某与妻子也一副“我没钱你拿我没办法”的态度,电话不接,传唤不到。
11月27日一早,执行法官带领团队找到刘某家中,成功将刘某拘传至法院。刘某衣着光鲜不像他所述“生活困难没有收入”的样子。法官耐心释法劝诫,并告知已查询到其名下位于庐阳区的房产,不履行判决法院可依法拍卖其房屋。在强大的执行震慑下,刘某意识到法院要“动真格”,表示不该心存侥幸,愿意积极筹钱还款。当日上午,刘某将筹集来的全部12万余元执行款一次履行完毕,案件圆满执结。
此次集中执行行动共上门查找被执行人20余人次,实施拘传6人,司法拘留2人,查封房产1处,执结案件17件,执行和解11件,执行到位金额1100余万元。
(李媛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