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智能算力建设是我省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大模型训练的能力、精度和效率,必须抢建“大算力”。
今年以来,我省智能算力总量突飞猛进,合肥、芜湖、宿州等市抢抓建设,各地智能算力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5月初,全省智能算力800多P,其中规模化算力(50P及以上)尚未达到800P。截至10月底,全省规模化智能算力总量已超过8000P。
最大规模国产化算力集群建成投产。合肥智能算力集群采用全国产化软硬件底座,是全国首个可训练万亿浮点参数大模型的国产化算力集群。项目7月开工,10月底完成系统联调,目前已投入试运行。
东数西算长三角算力枢纽节点启动建设。由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建设的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正式启动建设。规划建设3000P,首期1000P智能算力计划年内投产。作为目前长三角地区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该中心将通过算力产业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宿州智能算力建设稳步推进。宿州市综合考虑周边地区智能算力需求的增长、技术逐步演进等因素,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适当超前”的方式推进淮海智算中心的建设,今年先后与算力互联、安徽电信、并行科技等算力建设企业达成投资意向。目前,算力总规模突破1100P。
各类经营主体算力建设热情高涨。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中国移动安徽公司等省属国有企业,润六尺、算力互联等新兴算力企业纷纷投身安徽智能算力建设,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竞相合作,推动智能算力建设迈入高潮。
“1+N+X”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基于通用大模型(“1”)迭代升级,重点打造行业领域应用示范(“N”),催生海量生态层应用创新(“X”),实现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应用推广和全面发展。
当前,通用大模型进展迅速。自5月6日星火大模型发布以来,已经过多个版本迭代,10月24日,星火大模型再次升级到V3.0版本,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和多模态七大维度上全面对标ChatGPT。行业大模型加速落地,教育、医疗、金融等20余个行业大模型已在省内外企业落地应用。生态应用发展不断突破,星火大模型发布至今,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上实名认证的开发者团队数达550万,其中企业级用户超10万,个人开发者超8万,海量生态层应用正在不断催生。(记者 鹿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