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在“全国交通安全日”到来之际,合肥中院公布了合肥法院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审判工作情况。据了解,近年来,合肥市法院审理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呈现多发、高发态势。
合肥中院民一庭副庭长王莉介绍,近年来,随着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新业态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也呈现多发、高发态势。2023年1月1日至11月29日,合肥两级法院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类案件16550件,结案17152件,调撤案件6465件,调撤率37.77%;合肥中院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类二审案件1057件,结案868件,调撤案件262件,调撤率30.18%。合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类案件整体上呈现出案件数量多、诉讼主体多、涉案金额高、调解撤诉率高的“二多二高”特点。
合肥法院落实繁简分流,创新速裁快审模式。2020年以来,合肥中院组建速裁团队,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小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类案件分流至速裁团队进行简案快审,实现精准分流、归口管理。自速裁团队成立以来,共审结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类案件2325件,平均审理天数37.14天。对于事实不易固定、法律关系复杂、争议较大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类案件,则由民一庭组成精审团队审理,最大限度还原客观事实,厘清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严把该类案件质量关。
合肥法院统一裁判尺度,实现“同案同判”。合肥中院相继出台规范性文件,统一涉诉赔偿项目标准,释明争议问题。
另外,合肥法院强化诉源综合治理,推动多元化解决纠纷。依托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不仅有效缓解了法院的办案压力,也及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肥西法院道交一体化平台2021年至今新收案件2118件,诉前调解成功1290件,成功率为60.9%;高新法院道交一体化平台2021年至今新收案件646件,诉前调解成功558件,成功率高达86.38%。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类案件存在的共性问题,合肥中院提醒称,近年来,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数量增速明显,广大非机动车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依法佩戴头盔,按规定车道行驶,文明出行、安全驾驶;驾驶机动车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购买保险,注意区分“统筹保险公司”与正规保险公司,“统筹保险”并非保险,不能替代商业保险作用,推荐购买有资质的保险公司的商业保险。(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