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余台远程监测装置紧盯全市电网 寒潮来临,合肥全力保供电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12-17 20:45:11

12月15日上午11点,伴随着强降温,合肥地区迎来今冬第一场大范围雨雪天气。在合肥巢湖市坝镇横龙山上,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员工李圣言等冒着刺骨寒风对华东能源大动脉之一的±1100千伏吉泉线开展特巡。低温寒潮期间,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120位运维人员每天冒着刺骨寒风用脚步“丈量”高压线路,完成特巡和检修等工作。每天、每人平均户外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微信运行”超3万步。

已近正午,横龙山上寒风凛冽,伴随着雨夹雪,李圣言和同事拿着高清望远镜,不间断观察着高空中吉泉线运行情况。每到达一处观测点,两人都会依次拿出测距仪等设备,再三确认线路对地距离等情况,同步通过APP上传数据至后台。

据了解,吉泉线是我国“西电东送”重要组成部分,西起新疆准东昌吉换流站,东至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全长3293公里,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直流输电工程。2019年投运以来,吉泉线日输送电量最高达2亿千瓦时以上,大于合肥市历史最大日用电量,有力地支撑着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用能需求。

“手指头有点不听使唤,都不能打弯了!”在稍稍恢复知觉后,李圣言布置好无人机,飞上高空,穿梭于吉泉线线路间。同一时刻,屏幕上清晰呈现出50多米高空中的图像。据其介绍:“专业无人机定位精度达厘米级,通过搭载的高分辨率影像传感器,可精准发现低温期间线路上是否存在覆冰,有没有设备异常现象。”

目前,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管辖全市5000多公里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其中保障“重中之重”是包括吉泉线在内的4条跨区供电超特高压线路。为应对本次最强寒潮,该中心提前落实线路防雨雪冰冻措施,消除输电通道内异物,进一步增加线路特巡频次,利用无人机等设备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置。

与此同时,在距离横龙山近百公里之外的合肥市包河区合巢路输电集中监控中心内,工作人员正通过“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观测全合肥地区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几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之外,甚至百米高空之上线路都清晰在大屏幕上呈现,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通过安装于全合肥市输电线路上的8000余台远程视频图像监测装置,我们能‘足不出户’了解现场情况。一旦出现线路悬挂异物等情况,将立刻通知距离最近运维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许义介绍,秋冬季易发山火,今年“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升级加入“卫星遥感模块”功能,通过卫星传感器铺捉地面上火焰发出的特殊热量辐射变化,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判断,及时发出告警信息。“目前卫星遥感功能覆盖全市10条临近山区重要线路,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入冬以来,该中心累计消除各类隐患260余处,清理70处树障隐患。(李岩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