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县区两会|合肥东部新中心加速蝶变:瑶海今年积极创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01-07 16:28:10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1月7日上午开幕的合肥市瑶海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今年瑶海区将快速推进合肥东部新中心项目建设,积极创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力争科技创新主体数翻一番,全力以赴申报省级开发区。同时,开展城区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在“旧貌换新颜”中留住“老城记忆”。

青年创意田园

科技创新指数增幅位列全省城区第一

当天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瑶海区坚持产业立区,2023年产业振兴捷报频传,底气更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零的突破,科技创新指数位列全省城区第三、增幅位列全省城区第一。MAH发展合作大会成果丰硕,省药品MAH转化中心落户瑶海。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首获省质量强区,位列2023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59位,首次跻身“赛迪百强区”。

产业发展扩容提质。“中国网谷”实现产值80.8亿元,同比增长60%,物联网科技产业园入选“科大硅谷”创新单元建设试点,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获评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生命健康产业实现大突破,全区首家医药研发机构——和泽医药项目落地,10余家B证企业集中入驻,国药创服等项目顺利签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开辟新赛道,行业领军企业禾丰科技、锋源氢能落户瑶海。

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35.2%,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67.7%、增速全市第一。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倍增,通达新材料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科创能力更强,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达51亿元,创历史新高。

长江180艺术街区

建成企业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

2023年, 瑶海区双招双引捷报频传。签约落地重点项目131个,总投资271亿元,亿元以上项目数增长58%。总部经济加速集聚,谷器数据、上海联通汽车安徽总部等项目落地。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组建运营,完成企业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建设。基金招商全面发力,科韵激光、史河机器人等6家企业当年实现“对接-签约-投产-升规”四步走,玖兆壹号成为合肥市唯一当年设立当年完成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子基金。

以商招商成效显著,全省首个县区级商协会大厦揭牌成立,签约商协会109家,招引企业506家。海外招商实现突破,与欧洲多个企业和团队互访交流,签约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中心项目。招才引智持续加力,承办共青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座谈会,省智慧就业系统登记新增专科以上就业人员19445人,增长142%,引进培育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07人。

瑶海城市更新五朵金花之一的时埠里夜景

5.15万名群众乔迁新居

2023年,瑶海区城市更新亮点纷呈。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首秀,成功举办合肥首届时装周等。城区形象更具美誉度,位列2023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84位。

瑶海区启动城市片区更新,和平片区进入实施阶段,其余4个片区更新方案基本完成编制。开展城市更新“大比武”,实施57个征迁项目,征迁面积再超百万平方米。全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站塘、小修厂等9宗、505亩经营性用地上市成交。

合肥统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智慧显示屏生产线上作业

通行效率不断提升,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2号线东延项目通车,瑶海区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23.7公里、站点17座,广德路全线贯通,青龙路、白龙路等10条支路放行。项目建设提速提质,龚大塘片区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交付东城梦馨苑等复建点13个、223万平方米,5.15万名群众乔迁新居。城区品质持续改善,新增车位1.46万个,新建提升荷塘家园菜市场等5家文明菜市,成功打造花冲公园、站前广场等5处“席地而坐”城市客厅。

2023年,瑶海区开展“净化美化靓化”市容环境专项整治,148条道路、280个街巷全面提标提档。投入9450万元,完成惠风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城市治理“七项攻坚战”,完成24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42个消防无水小区改造、10个供电自建自管小区改造移交。实施“减污降废”专项行动,954个生活垃圾分类站点全部投用,创成20个垃圾分类精准投放示范小区。

2023合肥时装周

15分钟优质卫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

2023年,瑶海区绘就“清、新”生态画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连续2年合肥主城区第一,通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现场评审。营造“安、净”社会环境,开展“六情”大走访,警情下降10.6%,警情类矛盾纠纷化解经验在全市推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市场主体突破21万户,发展民营经济考核位列全省一类县区前列。

2023年,瑶海区民生事业投入4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9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兜牢保障底线,发放困残补贴、城乡低保等各类救助资金6134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2.7万人次,乡村振兴帮扶对象人均收入增长5.4%。

教育资源增量提质,建成少儿艺校双龙分校等项目12个,新增学位1.2万个。医疗卫生便民惠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15分钟优质卫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

合肥东部新中心土壤修复

合肥市博物馆、合肥市儿童医院新区今年封顶

合肥东部新中心加速蝶变,2023年完成征迁40万平方米,治理修复污染土地1676亩,累计出库土地2935亩,发展空间持续得到释放。青年创意田园二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运营,“华东青年中心”定位更加突显。德邦证券安徽分公司、懂车帝线下首店等入驻互联宝地,工业文明长廊拉开企业入驻序幕。

2024年,瑶海区将突出“品质新区”建设,展现东部新中心的标杆“新形象”。其中明确,将加速核心区开发建设。加快危房解危处置,基本完成老合钢区域危房搬迁。实施26个征迁项目,征迁面积超45万平方米。完成氯碱化工地块污染土壤修复,探索“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力争上市经营性用地超400亩。

合肥东部新中心将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实施4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4亿元。保障轨道交通6号线、龙岗路等顺利实施,合肥市博物馆、合肥市儿童医院新区等实现封顶。推进红旗石材、兴城家园二期二标等项目建设,确保滨河路、障山路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启动青年创意田园三期建设,力争唐桥公园一期对外开放。活用 “钢”“水”文化,完成核心区内部水系论证设计,加快建设工业文明长廊。

同时,全速培育产业体系。坚持特色发展、全链布局,高标准建设氢能产业园,储备一批新型能源产业项目。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加快推进红旗产业园升级改造。做强互联宝地品牌,全力招引文化创意、新型商贸等优质企业,打造服务业总部集聚区。

合肥东部新中心青年创意田园

加快推动安徽国际汽车城和合肥汽配城升级改造

2024年,瑶海区将抢占先机抓未来产业,聚焦新型能源、新型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再集聚一批未来产业发展平台和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创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用“温度服务”助企业“梯度成长”,力争上市企业破零,科技创新主体数翻一番,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重点产业科技支撑力。

同时,将立足瑶海现有产业基础抓优势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以原创设计撬动时尚产业,助力合肥打造“时尚之都”,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能级跃升。加快推动安徽国际汽车城和合肥汽配城升级改造,做大做强汽车“首位产业”后市场,重塑汽车消费新优势。全力保障置地中心、吾悦广场建设,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加速消费提质升级。

瑶海区还将全力以赴申报省级开发区,确保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三期投用,力争物联网科技产业园二期封顶,努力将“MAH转化中心”打造成全省B证企业集聚发展示范点,提升产业发展承载能力。

瑶海区打造的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

在“旧貌换新颜”中留住“老城记忆”

2024年,瑶海区将开展城区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合肥站片区综合改造三期工程,分区分片打造一批高品位高辨识度的样板点,塑造具有历史记忆和比较优势的区域风貌格局。

结合“一里三公”“淮浦春融”等特色人文元素,谋划实施一批城市微更新项目,提档升级一批精品街巷,在“旧貌换新颜”中留住“老城记忆”。建成省级幸福河湖,围绕青年创意田园、南淝河、二十埠河,建设生态游憩空间,以水引景、串景成线,打造“林、田、水、草”交相辉映的特色文旅综合体,推出“深体验、研学游、微度假”城市轻旅游路线。免费开放全区公共文化场馆,筹办“蝶变东方”等系列文体活动,以翰墨丹青书写人文瑶海。

瑶海高架桥体育公园项目受到市民欢迎

聚焦片区更新,瑶海区2024年将加快和平片区更新,适时启动其余片区更新,努力把每个片区都打造成定位明确、特色突出的城市更新典范。聚焦空间拓展,加快推动专业市场搬迁改造,系统梳理闲置土地和低效土地,力争全年上市土地超700亩,持续提升土地综合使用效率。

一体推进“拆建安管”,重点攻坚城中村改造,实施51个征迁项目,征迁面积再超百万平方米。提速华源、彭大郢等复建点建设,建成安置房1.06万套。

加快推进一中西、红旗石材、商机厂公租房建设,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探索建立“保障+市场”的房地产供应体系,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全力攻坚危房解危,打好“D级危房清零”歼灭战,严格落实“人房分离”,提升改造12个老旧小区,实施排水管网智能化改造一期工程、住宅小区信息化改造和环境提升工程。

瑶海区恒通社区“暖宝”幸福驿站

三十八中嘉山校区等10所学校投用招生

2024年,瑶海区将进一步优化出行环境,全力保障淮南路、钟油坊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建成徽河路、明皇路等支路25条、16.2公里。实施交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治理一批拥堵点,优化疏通区域交通“毛细血管”。完善公服配套,快速推进裕溪路学校等24个教育项目,确保三十八中嘉山校区等10所学校投用招生,努力缩小学校服务半径、提升校园环境。建成七里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城家园菜市场等项目,提升群众生活便利度。推动瑶海体育中心建设,争取大鹏公园开工,为居民提供更多健身游玩好去处。

瑶海区还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提升70处运动健身场所,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体育。加快实施健康瑶海行动,做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直达居民。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省级健康区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争创国家级健康区。

(通讯员 解琛 关堂所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