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把冬韭。一点瘦肉,切细丝,老抽、生粉抓匀——热锅冷油,肉丝煸香,盛起备用。净锅,爆炒韭菜,一霎时,水出。韭菜颇嫩,瞬间断生。起锅前,汇入肉丝拌匀。另炒一小碟奶白菜。冰箱内只剩一小把袖珍菇,做个汤。老蒜瓣、姜丝、京葱炝锅增香,袖珍菇入锅炝炒,祛除菌类特有的水腥气,加滚水,下一把龙口粉丝、几只鱼丸,嘟嘟嘟……鱼丸膨胀浮出汤面,再氽一只鸡蛋花。
一上午忙于琐事,精疲力竭,不过是随便果腹一下。
坐至桌前,扒一口米饭,夹一撮韭菜送服。可不得了,这韭菜何以如此美味?粉嫩滑爽,鲜妍丰腴,像含了整个春三月在嘴巴里,春风徐徐似飞仙。
如是,一改潦草状,慢慢细品这简单的午餐。末了,碗底一湾绿汁,翡翠一样明晃晃,喝一口,鲜美度堪比深海明虾,当真是素菜吃出了荤味,惊艳得连阴戚戚的天都调亮了几个色度。
这把冬韭并非大棚种植,是露天有机的。
一连串的低温天气,地里所有绿叶蔬全被霜雪冻趴下了。近日刚刚回温,它们又顽强站起来。为萧飒的天气所鞭打过的蔬菜,好比置之死地而后生,重新涅槃一遍,故,没有哪一样不可口。
萝卜冻得裂了道道口子,一烀即烂,鲜美度是平时的两倍。
青菜家族更不必提,无论黄心乌、大头青,抑或瓢儿白、上海青,一律鲜甜可口。清洗时,轻轻一搓,秆上外皮尽数脱落。炝炒黄心乌时,倘放点猪油渣,鲜香无匹,比鱼肉还要可口,独我一人,吃掉一碟。
经霜历雪之后,蔬菜犹如人类突遭巨变,渐渐地,整个气质变得温和起来,万言不如一默,不再咋咋呼呼,有了覆水难收的沧桑感,锋芒皆敛,从而圆润温柔,随时都和和美美的,也是苦尽甘来。
最爱露天种植出的黄心乌。霜后的它们,宛如一朵朵重瓣玫瑰,浑身发散着含蓄内敛的气质,美不可言——四周几片绿叶,紧紧环抱一重又一重黄叶,秆子如霜如雪的白。整棵菜,花一般含苞欲放似笑含羞的样子,殊为奇异。那些带着褶皱的叶子怕冷似的,愈往芯子里,愈旋得紧,像一个人跳芭蕾,踮起脚尖顺时针忘我地旋转着,旋转着,尔后把自个紧紧抱住,到底护住了一颗善感的心。
黄心乌叶片紧密,挡住了不少灰尘,最易清洗。切去主根,一片片叶子,星散于菜盆,注满水,拿手摆一摆,便干净了。不要切,囫囵下锅炝炒,一忽儿软塌下来。
下面、汆汤,我都喜欢配一点儿黄心乌。
继续说回韭菜。从未吃到过像今天这样滑爽口感的韭菜。
虽说一年四季皆有,但平素买它屈指可数。我最不爱韭菜馅的饺子、发面饼等,主要是受不了那种硫化物般的刺激味道,吃它过后的整个口腔都是不适的。
酷夏,去北方小城,宴席上有漂亮的韭菜盒子,刚刚炕出的,热气腾腾,小巧精致似艺术品。薄薄一层白面,不曾有一丝油星子,米白焦黄相间,或许火大,有的地方偶尔鼓出一个泡,又炸裂开,好比美人脸上的小小雀斑,更加惹人怜爱了。食指大动,掰一小牙,入嘴,滋味殊绝,韭菜的嫩夹杂着粉丝、鸡蛋的软烫糯香,无可比拟。一边饕餮,一边与近邻探讨,何以北方的韭菜盒子如此美味。近邻作为一名大咧咧的北方人,以非常骄傲的口气,不容置疑宣布,我们这里的韭菜当然比你们那里的要好啊,气温低,韭菜长得慢,口感就鲜美……确乎有道理。后来,她传我一个小技巧,说是以后包韭菜馅的饺子时,如果要用五个鸡蛋,你就留一个下来,四个鸡蛋炒熟拌进韭菜里,另一个直接生的打进去,口感更嫩。
一直没有完成对于韭菜的美好心理建设,一次也未包过韭菜馅的饺子。偶尔摊饼时,会加一小把进去,偏要切得细碎,最好看不见为止。
午餐韭菜的鲜美度彻底打破了我的偏见,或许,离包韭菜馅饺子的日子不远了。包饺子前,我要炼一斤猪板油,油渣留下来,切切碎,掺进韭菜、鸡蛋、粉丝中去。这样的饺子不用水煮,直接上锅蒸熟,再以薄油煎至焦黄,可能想象到那旷古一味的香?
童年时,我妈也栽了一畦韭菜。每一次准备割它时,总要拎一篮青灰去。菜刀贴着地皮轻轻一抹,被割断的韭菜秆汩汩而泪,渗出一颗颗钻石般小小露珠,捧一把青灰覆盖住,不出三四日,嫩芽又自青灰中钻出,月月,年年,无穷尽矣。那个穷乏年月,是不能有肉丝来配它们的,无非清炒一碟。
韭菜嗜肥。鸡粪直接搵在老根边,发酵,腐烂。地力愈肥,韭菜长得越快。一根根植株,粗壮油绿,若懒得割它来吃,长着长着便倒伏了。等到农历三月三,吾乡流行吃粑粑,韭菜可派上大用场了。
所谓粑粑,就是将籼米浸泡一宿,磨出水粉,沥水,晒干,焙至焦黄,米香出。滚水和粉,揉均,摘成一个个粉剂子,团于手心,压扁,卧成深坑,填满韭菜、荠菜等蔬菜,收口团起,以巧劲压成一个扁圆的粑粑。末了,将粑粑贴放于铁锅,不放一滴油,中途激两次水,中火,改小火,慢慢炕熟。吾乡叫炒粉粑粑,对于童年的我们,是至上美味。
吃过三月三的粑粑,日子越来越长。耕牛满地走,该插秧了。油菜起了花蕾,一年的辛苦即将开始。
唯韭菜不问世事,兀自一茬茬往外冒着。
杜甫诗云: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在那样遥远的年月,春雨淅沥,挚友相见,无非一碟春韭,小酌几杯,过后还有一碗黄米饭吃吃,就挺温馨的了吧。但,这首《赠卫八处士》,还有一句哀叹时光易逝的,特别心惊: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到末了,到底掩不住伤感: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表达什么了呢?无非世事无常,我们如何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你我不过是颠沛流离的一生。
《群芳谱》里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实则不对,还是冬韭好吃。
(米肖)
【橙美文】美食嘴里含了一个三月
安徽商报
张雪子
2024-01-08 10:06:11
买了一把冬韭。一点瘦肉,切细丝,老抽、生粉抓匀——热锅冷油,肉丝煸香,盛起备用。净锅,爆炒韭菜,一霎时,水出。韭菜颇嫩,瞬间断生。起锅前,汇入肉丝拌匀。另炒一小碟奶白菜。冰箱内只剩一小把袖珍菇,做个汤。老蒜瓣、姜丝、京葱炝锅增香,袖珍菇入锅炝炒,祛除菌类特有的水腥气,加滚水,下一把龙口粉丝、几只鱼丸,嘟嘟嘟……鱼丸膨胀浮出汤面,再氽一只鸡蛋花。
一上午忙于琐事,精疲力竭,不过是随便果腹一下。
坐至桌前,扒一口米饭,夹一撮韭菜送服。可不得了,这韭菜何以如此美味?粉嫩滑爽,鲜妍丰腴,像含了整个春三月在嘴巴里,春风徐徐似飞仙。
如是,一改潦草状,慢慢细品这简单的午餐。末了,碗底一湾绿汁,翡翠一样明晃晃,喝一口,鲜美度堪比深海明虾,当真是素菜吃出了荤味,惊艳得连阴戚戚的天都调亮了几个色度。
这把冬韭并非大棚种植,是露天有机的。
一连串的低温天气,地里所有绿叶蔬全被霜雪冻趴下了。近日刚刚回温,它们又顽强站起来。为萧飒的天气所鞭打过的蔬菜,好比置之死地而后生,重新涅槃一遍,故,没有哪一样不可口。
萝卜冻得裂了道道口子,一烀即烂,鲜美度是平时的两倍。
青菜家族更不必提,无论黄心乌、大头青,抑或瓢儿白、上海青,一律鲜甜可口。清洗时,轻轻一搓,秆上外皮尽数脱落。炝炒黄心乌时,倘放点猪油渣,鲜香无匹,比鱼肉还要可口,独我一人,吃掉一碟。
经霜历雪之后,蔬菜犹如人类突遭巨变,渐渐地,整个气质变得温和起来,万言不如一默,不再咋咋呼呼,有了覆水难收的沧桑感,锋芒皆敛,从而圆润温柔,随时都和和美美的,也是苦尽甘来。
最爱露天种植出的黄心乌。霜后的它们,宛如一朵朵重瓣玫瑰,浑身发散着含蓄内敛的气质,美不可言——四周几片绿叶,紧紧环抱一重又一重黄叶,秆子如霜如雪的白。整棵菜,花一般含苞欲放似笑含羞的样子,殊为奇异。那些带着褶皱的叶子怕冷似的,愈往芯子里,愈旋得紧,像一个人跳芭蕾,踮起脚尖顺时针忘我地旋转着,旋转着,尔后把自个紧紧抱住,到底护住了一颗善感的心。
黄心乌叶片紧密,挡住了不少灰尘,最易清洗。切去主根,一片片叶子,星散于菜盆,注满水,拿手摆一摆,便干净了。不要切,囫囵下锅炝炒,一忽儿软塌下来。
下面、汆汤,我都喜欢配一点儿黄心乌。
继续说回韭菜。从未吃到过像今天这样滑爽口感的韭菜。
虽说一年四季皆有,但平素买它屈指可数。我最不爱韭菜馅的饺子、发面饼等,主要是受不了那种硫化物般的刺激味道,吃它过后的整个口腔都是不适的。
酷夏,去北方小城,宴席上有漂亮的韭菜盒子,刚刚炕出的,热气腾腾,小巧精致似艺术品。薄薄一层白面,不曾有一丝油星子,米白焦黄相间,或许火大,有的地方偶尔鼓出一个泡,又炸裂开,好比美人脸上的小小雀斑,更加惹人怜爱了。食指大动,掰一小牙,入嘴,滋味殊绝,韭菜的嫩夹杂着粉丝、鸡蛋的软烫糯香,无可比拟。一边饕餮,一边与近邻探讨,何以北方的韭菜盒子如此美味。近邻作为一名大咧咧的北方人,以非常骄傲的口气,不容置疑宣布,我们这里的韭菜当然比你们那里的要好啊,气温低,韭菜长得慢,口感就鲜美……确乎有道理。后来,她传我一个小技巧,说是以后包韭菜馅的饺子时,如果要用五个鸡蛋,你就留一个下来,四个鸡蛋炒熟拌进韭菜里,另一个直接生的打进去,口感更嫩。
一直没有完成对于韭菜的美好心理建设,一次也未包过韭菜馅的饺子。偶尔摊饼时,会加一小把进去,偏要切得细碎,最好看不见为止。
午餐韭菜的鲜美度彻底打破了我的偏见,或许,离包韭菜馅饺子的日子不远了。包饺子前,我要炼一斤猪板油,油渣留下来,切切碎,掺进韭菜、鸡蛋、粉丝中去。这样的饺子不用水煮,直接上锅蒸熟,再以薄油煎至焦黄,可能想象到那旷古一味的香?
童年时,我妈也栽了一畦韭菜。每一次准备割它时,总要拎一篮青灰去。菜刀贴着地皮轻轻一抹,被割断的韭菜秆汩汩而泪,渗出一颗颗钻石般小小露珠,捧一把青灰覆盖住,不出三四日,嫩芽又自青灰中钻出,月月,年年,无穷尽矣。那个穷乏年月,是不能有肉丝来配它们的,无非清炒一碟。
韭菜嗜肥。鸡粪直接搵在老根边,发酵,腐烂。地力愈肥,韭菜长得越快。一根根植株,粗壮油绿,若懒得割它来吃,长着长着便倒伏了。等到农历三月三,吾乡流行吃粑粑,韭菜可派上大用场了。
所谓粑粑,就是将籼米浸泡一宿,磨出水粉,沥水,晒干,焙至焦黄,米香出。滚水和粉,揉均,摘成一个个粉剂子,团于手心,压扁,卧成深坑,填满韭菜、荠菜等蔬菜,收口团起,以巧劲压成一个扁圆的粑粑。末了,将粑粑贴放于铁锅,不放一滴油,中途激两次水,中火,改小火,慢慢炕熟。吾乡叫炒粉粑粑,对于童年的我们,是至上美味。
吃过三月三的粑粑,日子越来越长。耕牛满地走,该插秧了。油菜起了花蕾,一年的辛苦即将开始。
唯韭菜不问世事,兀自一茬茬往外冒着。
杜甫诗云: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在那样遥远的年月,春雨淅沥,挚友相见,无非一碟春韭,小酌几杯,过后还有一碗黄米饭吃吃,就挺温馨的了吧。但,这首《赠卫八处士》,还有一句哀叹时光易逝的,特别心惊: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到末了,到底掩不住伤感: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表达什么了呢?无非世事无常,我们如何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你我不过是颠沛流离的一生。
《群芳谱》里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实则不对,还是冬韭好吃。
(米肖)
买了一把冬韭。一点瘦肉,切细丝,老抽、生粉抓匀——热锅冷油,肉丝煸香,盛起备用。净锅,爆炒韭菜,一霎时,水出。韭菜颇嫩,瞬间断生。起锅前,汇入肉丝拌匀。另炒一小碟奶白菜。冰箱内只剩一小把袖珍菇,做个汤。老蒜瓣、姜丝、京葱炝锅增香,袖珍菇入锅炝炒,祛除菌类特有的水腥气,加滚水,下一把龙口粉丝、几只鱼丸,嘟嘟嘟……鱼丸膨胀浮出汤面,再氽一只鸡蛋花。一上午忙于琐事,精疲力竭,不过是随便果腹一下。坐至桌前,扒一口米饭,夹一撮韭菜送服。可不得了,这韭菜何以如此美味?粉嫩滑爽,鲜妍丰腴,像含了整个春三月在嘴巴里,春风徐徐似飞仙。如是,一改潦草状,慢慢细品这简单的午餐。末了,碗底一湾绿汁,翡翠一样明晃晃,喝一口,鲜美度堪比深海明虾,当真是素菜吃出了荤味,惊艳得连阴戚戚的天都调亮了几个色度。这把冬韭并非大棚种植,是露天有机的。一连串的低温天气,地里所有绿叶蔬全被霜雪冻趴下了。近日刚刚回温,它们又顽强站起来。为萧飒的天气所鞭打过的蔬菜,好比置之死地而后生,重新涅槃一遍,故,没有哪一样不可口。萝卜冻得裂了道道口子,一烀即烂,鲜美度是平时的两倍。青菜家族更不必提,无论黄心乌、大头青,抑或瓢儿白、上海青,一律鲜甜可口。清洗时,轻轻一搓,秆上外皮尽数脱落。炝炒黄心乌时,倘放点猪油渣,鲜香无匹,比鱼肉还要可口,独我一人,吃掉一碟。经霜历雪之后,蔬菜犹如人类突遭巨变,渐渐地,整个气质变得温和起来,万言不如一默,不再咋咋呼呼,有了覆水难收的沧桑感,锋芒皆敛,从而圆润温柔,随时都和和美美的,也是苦尽甘来。最爱露天种植出的黄心乌。霜后的它们,宛如一朵朵重瓣玫瑰,浑身发散着含蓄内敛的气质,美不可言——四周几片绿叶,紧紧环抱一重又一重黄叶,秆子如霜如雪的白。整棵菜,花一般含苞欲放似笑含羞的样子,殊为奇异。那些带着褶皱的叶子怕冷似的,愈往芯子里,愈旋得紧,像一个人跳芭蕾,踮起脚尖顺时针忘我地旋转着,旋转着,尔后把自个紧紧抱住,到底护住了一颗善感的心。黄心乌叶片紧密,挡住了不少灰尘,最易清洗。切去主根,一片片叶子,星散于菜盆,注满水,拿手摆一摆,便干净了。不要切,囫囵下锅炝炒,一忽儿软塌下来。下面、汆汤,我都喜欢配一点儿黄心乌。继续说回韭菜。从未吃到过像今天这样滑爽口感的韭菜。虽说一年四季皆有,但平素买它屈指可数。我最不爱韭菜馅的饺子、发面饼等,主要是受不了那种硫化物般的刺激味道,吃它过后的整个口腔都是不适的。酷夏,去北方小城,宴席上有漂亮的韭菜盒子,刚刚炕出的,热气腾腾,小巧精致似艺术品。薄薄一层白面,不曾有一丝油星子,米白焦黄相间,或许火大,有的地方偶尔鼓出一个泡,又炸裂开,好比美人脸上的小小雀斑,更加惹人怜爱了。食指大动,掰一小牙,入嘴,滋味殊绝,韭菜的嫩夹杂着粉丝、鸡蛋的软烫糯香,无可比拟。一边饕餮,一边与近邻探讨,何以北方的韭菜盒子如此美味。近邻作为一名大咧咧的北方人,以非常骄傲的口气,不容置疑宣布,我们这里的韭菜当然比你们那里的要好啊,气温低,韭菜长得慢,口感就鲜美……确乎有道理。后来,她传我一个小技巧,说是以后包韭菜馅的饺子时,如果要用五个鸡蛋,你就留一个下来,四个鸡蛋炒熟拌进韭菜里,另一个直接生的打进去,口感更嫩。一直没有完成对于韭菜的美好心理建设,一次也未包过韭菜馅的饺子。偶尔摊饼时,会加一小把进去,偏要切得细碎,最好看不见为止。午餐韭菜的鲜美度彻底打破了我的偏见,或许,离包韭菜馅饺子的日子不远了。包饺子前,我要炼一斤猪板油,油渣留下来,切切碎,掺进韭菜、鸡蛋、粉丝中去。这样的饺子不用水煮,直接上锅蒸熟,再以薄油煎至焦黄,可能想象到那旷古一味的香?童年时,我妈也栽了一畦韭菜。每一次准备割它时,总要拎一篮青灰去。菜刀贴着地皮轻轻一抹,被割断的韭菜秆汩汩而泪,渗出一颗颗钻石般小小露珠,捧一把青灰覆盖住,不出三四日,嫩芽又自青灰中钻出,月月,年年,无穷尽矣。那个穷乏年月,是不能有肉丝来配它们的,无非清炒一碟。韭菜嗜肥。鸡粪直接搵在老根边,发酵,腐烂。地力愈肥,韭菜长得越快。一根根植株,粗壮油绿,若懒得割它来吃,长着长着便倒伏了。等到农历三月三,吾乡流行吃粑粑,韭菜可派上大用场了。所谓粑粑,就是将籼米浸泡一宿,磨出水粉,沥水,晒干,焙至焦黄,米香出。滚水和粉,揉均,摘成一个个粉剂子,团于手心,压扁,卧成深坑,填满韭菜、荠菜等蔬菜,收口团起,以巧劲压成一个扁圆的粑粑。末了,将粑粑贴放于铁锅,不放一滴油,中途激两次水,中火,改小火,慢慢炕熟。吾乡叫炒粉粑粑,对于童年的我们,是至上美味。吃过三月三的粑粑,日子越来越长。耕牛满地走,该插秧了。油菜起了花蕾,一年的辛苦即将开始。唯韭菜不问世事,兀自一茬茬往外冒着。杜甫诗云: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在那样遥远的年月,春雨淅沥,挚友相见,无非一碟春韭,小酌几杯,过后还有一碗黄米饭吃吃,就挺温馨的了吧。但,这首《赠卫八处士》,还有一句哀叹时光易逝的,特别心惊: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到末了,到底掩不住伤感: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表达什么了呢?无非世事无常,我们如何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你我不过是颠沛流离的一生。《群芳谱》里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实则不对,还是冬韭好吃。(米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