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信用监测:安徽16个城市有11个排名进入全国前30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1-18 15:45:09

2023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扎实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领域亮点突出,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累计归集全省涉801万家市场主体各类信用信息59亿条,提供信用服务1亿次。

6.9万份信用报告替代140万余份“证明”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2023年以来,安徽省在全国信用建设成果观摩会中荣获省级组“先进单位”称号。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公示”评估成绩稳居全国第1;“信易贷”助力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全国第1;11个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进入全国前30位,数量居全国第1;1人入选全国“诚信之星”、累计入选数量全国第1;17个信用案例获评全国优秀。

我省信用基础建设不断夯实,累计归集全省涉801万家市场主体各类信用信息59亿条,提供信用服务1亿次。合肥、淮北、宿州、蚌埠、芜湖、安庆6市入选全国信用建设示范城市,最新一期城市信用监测中,全省16个城市中11个排名进入全国前30。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省开展信用报告代替证明改革,印发《安徽省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实施方案》,聚焦企业开具证明“难、繁、久”等问题,全面推行1份信用报告代替40个部门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实现“网上办、随时办、实时办、免费办”。自2023年3月改革实施以来,累计为企业提供信用报告下载6.9万份,替代传统无违法违规证明140万余份,较好做到“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腿”。

全面推广“信易贷”模式,2023年全省“信易贷”平台发放信用贷款9.4万笔、3396.4亿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畅通信用修复渠道,我省开展专项行动,帮助8.5万余家企业修复失信记录17万条。

率先实现政府机构、国企失信被执行人案件“全清零”

持续开展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2023年以来我省累计推动60多个部门履行协议4000件、履约到位资金46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失信被执行人案件“全清零”。

基本构建全流程信用监管机制,在工程项目施工许可等40多个事项实施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推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19个行业开展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完成“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清零,严重失信主体占比由1.39%降至0.48%,2023年帮助1.3万家市场主体退出失信被执行人等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今年推广自然人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财金信用处副处长舒畅介绍,2024年,省发改委将聚焦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信用环境。

2024年,省发改委将加快推动出台《安徽省社会信用条例》,建立《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规范》《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南》等信用地方标准。同时,提升信用数据归集质效,推动行业领域公共信用信息“一口归集、充分共享”,健全信用数据质量监测预警机制。

今年我省还将推进信用报告代替证明2.0版改革,推广自然人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工作,探索更多场景应用和更便捷化服务。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我省将开展企业信用提升“8620”专项行动,计划培育新增8万家A级纳税人等守信激励对象,帮扶推动6万个主体退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引导完成2万条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动态清零”政府失信被执行人案件。

提升政府诚信水平。今年我省还将共同建设“信用长三角”平台,加强区域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互认,推进区域“信用+”应用场景互通。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实习生 杨颜钰霆)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