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立以城市为单元融资协调机制 继续稳定和规范房市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1-18 16:57:24

1月18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我省今年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间)、建设城市“口袋公园”300个、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88个。

继续稳定和规范房地产市场

去年,我省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持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8.38万套,实施公租房保障81.35万户,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12.33万套(间),改造老旧小区1273个。

今年,我省将继续稳定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稳妥处置房企风险,建立以城市为单元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现“保交楼”入库项目全部交付。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实施好“三大工程”建设,指导合肥市科学编制规划计划,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细化落实支持政策,加快项目开工建设。

在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方面,今年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万户。改造城市危旧房2351套,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88个。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好房子”建设,积极探索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

建设超300个城市“口袋公园”

在城市更新行动方面,我省去年实施合肥卫岗王卫、芜湖大砻坊等重点更新项目407个、片区化改造面积171.8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品质活力进一步提升。16个地级市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城市治理效能得到巩固提升。

今年,我省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启动城市更新省级立法,研究建立城市设计制度,完善城市更新技术标准体系。推进滁州、铜陵城市更新试点和43个城市更新片区(单元)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加强供水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皖北地区地下水源向地表水源置换,开展城市供水规范管理评估。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质效,力争地级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常态化开展背街小巷、城中村、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治理,再建一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打造“最干净城市”。

我省还将实施城市污水管网整治攻坚行动,更新改造城市污水管网1500公里以上,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0万吨。巩固地级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基本消除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同时开展城镇园林绿化品质提升行动,新增改造提升城镇园林绿地面积1500万平方米以上,建设城市“口袋公园”300个以上,常态化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健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整体保护利用。

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目前,全国首个城市生命线安全发展先行示范区已启动建设。我省今年将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重点将应用场景拓展至燃气用户终端、瓶装液化气和水环境等,推动城市生命线全覆盖、全流程、全链条防控。同时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和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更新改造城市燃气管道等地下管网2500公里以上,健全自建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并开展房屋市政工程等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另外,我省今年还将聚焦城镇供水供气供热薄弱环节,开展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防止出现大范围长时间停供现象。

在宜居宜业美丽村镇建设方面,我省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启动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省级立法,编制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分区分类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指引,探索推进特色乡镇建设。推进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普查建档,开展濒临倒塌、严重损毁的传统建筑抢救性修缮保护。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深化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