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颁奖晚会日前在北京举办,发布了“全国十佳诗意文化旅游线路”。记者1月19日从肥东县获悉,该县桥头集镇的“爱情隧道”作为全省唯一文化旅游线路,入选该榜单。
坐落于肥东县桥头集镇龙泉村的“爱情隧道”,是一段长约20公里的“铁路景观”,每年春夏时节两旁树木成荫,枝繁叶茂、藤蔓蜿蜒,连成天然“拱廊”,像一条碧绿的“隧道”。
2016年,这条“隧道”因一张照片意外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中国版“爱情隧道”。迄今为止,肥东县连续7年在这里举办中国肥东“520爱情隧道诗会”、乡村诗歌派,架设乡村微度假诗意场景,通过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彻底打响了“爱情隧道”文旅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以爱情隧道和桥头集镇为主题创作的诗歌已累计超300首,“爱情隧道”先后被中国诗歌学会和《中国汉诗》诗刊授予“中国诗歌创作基地”“《中国汉诗》创作基地”。2020年,桥头集镇因此再次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小镇”荣誉称号,这在安徽省是第一家。这也是该条线路能入选“全国十佳诗意文化旅游线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肥东县桥头集镇党委书记姜华斌介绍,桥头集镇素有“山镇”之称,拥有大小矿山十多座,矿产资源丰富,过去“靠山吃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2008年开始,当地关闭矿山企业,变“开山炸山”为“看山护山”,逐渐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尤其是近年来,“爱情隧道”成为网红打卡点后,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业的发展。自此,桥头集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了蓝山湾、欢乐森林、双山天池、龙泉古寺等十大旅游景点,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实现了从“破坏环境”到“修复环境”,再到“守护环境”的成功转型,走上了绿色生态发展之路,2023年接待游客量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
“人们常说‘诗和远方’,其实远方不必远,文旅和诗歌的结合,让文旅有了诗意,在城市郊区的肥东‘爱情隧道’的成功挖掘就是典型案例。”中国诗歌春晚相关负责人王长征表示,“爱情隧道”的文化气质、发展路径符合诗歌春晚评选“全国十佳诗意文化旅游线路”的初衷,此次入选的“爱情隧道”诗意文化旅游线路,囊括了桥头集十景。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曾一度冲上热搜,吸引全国2.8亿人次观看,将助推桥头集文旅强势“火出圈”。
据悉,随着,“爱情隧道”文旅品牌的声名鹊起,还带动了小川粉丝、竹塘挂面等当代农特产品的销售,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下一步,桥头集镇将继续擦亮“爱情隧道”文旅品牌,打造合肥市微度假旅游新高地。
肥东县文学办常务副主任许泽夫表示,肥东县也将以“爱情隧道”文旅品牌为带动,撬动全县农文旅产业大融合、大发展,打造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特色旅游精品路线,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山美、水美、村美、戏美、味美”的旅游品牌,加速建设“文旅强县”。
(通讯员 彭红玲 何晓琪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