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安徽两会|省人大代表宗洪博:建议将商业配套天然气管网建设纳入工程规划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4-01-23 20:46:25

近年来,全国发生多起餐饮场所重大液化气爆炸事故。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国共发生燃气爆炸事故3943起,中小型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公共安全风险点。省人大代表宗洪博在十四届省人大二次会议上建议,应将商业配套天然气管网建设纳入规划设计条件,以安全高效的管道天然气替代瓶装液化气,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餐饮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3年6月21日,银川市兴庆区民族南街富洋烧烤店操作间液化石油气(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爆炸,造成38人伤亡。类似事故,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小型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公共安全风险点。

省人大代表宗洪博来自合肥合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是该公司客户服务公司瑶海区服务所维修班长,多年工作在一线。他关注到,近年来全国发生多起餐饮场所重大液化气爆炸事故。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国共发生燃气爆炸事故3943起,每年发生事故约550~950起,每年因燃气爆炸导致63~127人死亡,其中,液化气爆炸事故占室内燃气事故总数的66%~77%。

带着大家关心的燃气安全问题,他走访、调研发现,很多开发单位在建设初期为节约成本,仅仅配建居民燃气使用,未配建商业用天然气管道,致使一些商业餐饮只能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据统计,合肥市目前液化石油气用户约45万户,中小餐饮商户17000多户,大部分都是使用瓶装液化气。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相比其他能源,燃气具有高热值、高效率的特点,也更安全,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宗洪博介绍,但是因为后期气源接入难、管道铺设距离长、施工作业协调困难等诸多原因,餐饮用户只好退而求其次。

宗洪博也关注到,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餐饮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环节的安全风险,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无锡等多个省份及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进餐饮场所“瓶改管”工作,即以天然气管道取代液化气瓶,以天然气取代液化气。然而在“瓶改管”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多方面的阻碍和困难,致使工作进度缓慢、效果不佳或政府承担大部分改造资金费用。

目前省内各地市在项目规划设计条件中,尚未明确要求配套商业燃气。

 宗洪博建议,新建商品房、回迁小区等住宅用地内的商业建筑和商服、综合用地内的商业建筑,应由设计单位规划配套燃气管道建设方案,作为工程规划设计的必要条件,规划部门将其列为必要审查内容。(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武鹏 任逸玮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