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万亿元安徽GDP去年增5.8%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4-01-24 07:50:47

1月23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在安徽大剧院召开。省长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我省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地区生产总值4.71万亿元,增长5.8%。

◆关键词:经济实力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2023年,我省粮食产量830.16亿斤,再创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9亿元,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进出口总额增长7.8%,总量升至全国第10位。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下多项世界新纪录

我省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人造太阳”装置实现403秒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突破千公里,“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255个光子操纵,均创世界新纪录。

计算光刻EDA软件、高温合金叶片、叠屏显示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8.2件、增长19%,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

◆关键词:产业新赛道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六成

2023年,我省汽车产量249. 1万辆、增长48.1%,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增长60.5%。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超2900亿元、升至全国第3位,锂离子电池制造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增长15%左右。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70.3%。在一条条新赛道上,安徽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

◆关键词:生态环境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9%

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34.8微克/立方米,下降0.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9%,提高1.1个百分点。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2%,提高3.1个百分点。长江安徽段江豚种群数、野外扬子鳄种群数明显增多。江淮大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主要指标改善幅度居全国前列,长江、淮河干流出境水质保持I类,巢湖总磷、总氮浓度分别削减19.5%、23.4%,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176个。

排查整治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3.8万个。新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马鞍山薛家洼、芜湖十里江湾成为最美岸线。长江禁渔三年强基础目标圆满实现。

长丰获批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213万千瓦,累计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44. 6%。

◆关键词:钱袋子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双增长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46元、增长5.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4元、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72.2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2%。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救助标准持续提高。“民有所呼、我必呼应”,人民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充实。

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挂牌运营,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数字安徽建设深入推进,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驻用户107.2万户、服务企业510.1万次,“海行云”“凯盛ACM”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培育国家级5G工厂19个、居全国第4位。

◆关键词:高水平开放

境内上市公司总数升至全国第七位

启动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组建省粮食产业集团、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省属企业布局新兴产业投资536.5亿元、增长33.2%。

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高效办理民营企业家恳谈会清单事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9.7%。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全面运营,新增境内上市公司14家,总数175家、升至全国第7位,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6位。国家级开发区全部实现产业用地“标准地”方式出让。启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首批29项改革全省复制推广,“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均位列全国前十。创业安徽深入推进,创建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9个,新登记经营主体141万户、增长19%,科创、融创、共创的氛围更加浓厚。

◆关键词:徽动全球

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500家

精心组织“徽动全球”出海行动,稳外贸稳外资成效显著。“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1.6%,汽车出口114.7万辆、增长80.1%。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超30%,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0.1%。创建“海客圆桌会”等新型引资平台,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500家。皖企“走出去”覆盖145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增长35.9%。

池州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 通过验收,合肥中欧班列发运量增长13%,开通至墨西哥国际汽车滚装航线,填补我省远洋运输航线空白。

◆关键词:农业农村

启动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

启动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42.7万亩,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36个,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达12家、居全国第2位。

新认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100个,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1.2万亿元。推进科技强农,安徽耕云农业大模型落地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

启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精品示范村200个、省级中心村838个,提质改造农村公路4166公里。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872元、增长15. 2%。

◆关键词:民生保障

492.8亿元投入民生实事

创办“民声呼应”平台体系,是我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品牌工程,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联动机制,平台载体汇聚群众关切问题3.62万个、已解决3.5万个。

统筹投入资金492.8亿元,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和50项民生实事。

皖北13个县(区)实现城乡供水地下水水源替换。启动“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开发政策性岗位20.9万个。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07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合肥大学、蚌埠医科大学正式揭牌,安徽高等研究院和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启动建设。

国家区城医疗中心增至9个、居全国第2位,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

健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家庭适老化改造惠及5.47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

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8.4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273个,完成“难安置”房屋53.4万套。

◆关键词:平安安徽

“保交楼”累计完成交付86.4%

开展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化解攻坚行动,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双上升”。“保交楼”累计完成交付86.4%。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9.4%。

◆关键词:法治政府

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居全国第3位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化解“新官不理旧账”类问题82个,全省办结行政复议案件9380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居全国第3位。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汪漪/文)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