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起,一批新规将正式施行,涉及彩礼纠纷、铁路安检、住房租赁、医疗卫生、公益捐赠等方面内容。
特别是在彩礼问题的规制上,最高法通过司法解释再次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明确了彩礼与恋爱期间一般赠与的区别并明确几类不属于彩礼的财物。
涉彩礼案件司法解释:
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月1日起施行,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彩礼认定范围、彩礼返还原则、诉讼主体资格等重点难点问题予以规范:一是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二是明确彩礼与恋爱期间一般赠与的区别;三是明确涉彩礼纠纷的诉讼主体。
比如,彩礼认定方面,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收受人等事实认定;婚约财产纠纷中,婚约一方及其实际给付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婚约另一方及其实际接收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被告,在离婚纠纷中一方提出返还彩礼诉讼请求的,当事人仍为夫妻双方。
《规定》同时以反向排除的方式明确了几类不属于彩礼的财物,包括:一方在节日或者生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时点给付的价值不大的礼物、礼金、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等。此类财物或支出,金额较小,主要是为了增进感情的需要,在婚约解除或离婚时,可以不予返还。
新版铁路旅客安检管理办法:
日常安检等候不超5分钟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自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对铁路运输企业保障铁路旅客运输安全作出具体要求,办法增加了诸多更让旅客放心和舒心的规定,例如明确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为老幼病残孕旅客提供安全检查优先服务,明确允许导盲犬可以进站乘车、日常旅客安全检查等候不超过5分钟等。
与此同时,鼓励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民航、道路、水路等有序衔接,在综合客运枢纽设置封闭、连续的联运旅客换乘通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事项,完善设施设备,优化换乘流程,界定各方责任,实现安全检查互认。
完善地理标志法律制度:
明确具体违法行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于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要求地理标志产品的全部或者主要生产环节应当发生在限定的地域范围内,产品具有较明显的质量特色、特定声誉等;要求申请人采取措施对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专用标志的使用、产品特色质量等进行管理,生产者要按照相应标准组织生产,否则将不能使用专用标志。
《办法》规定,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应当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下载基本图案矢量图。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矢量图可按照比例缩放,标注应当清晰可识,不得更改专用标志的图案形状、构成、文字字体、图文比例、色值等。
为加大保护力度,《办法》还明确在产地范围外的相同或者类似产品上使用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在产地范围外的相同或者类似产品上使用与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名称相似的名称且误导公众、在产地范围内的不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的产品上使用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冒用或者伪造专用标志等具体违法行为,并规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规范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使用:
明确正当使用情形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规定》自2月1日起施行。《规定》从规范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和使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角度出发,引导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人注册有德、行权有度、维权有效;明晰权利边界,兼顾商标依法使用与他人正当使用;推动行政机关管促结合,综合施策,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规定》明确,对在企业名称字号中,以及在配料表、包装袋等处为了表明产品及其原料的产地等而正当使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中含有的地名的行为,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对于他人在特色小吃、菜肴、互联网商品详情展示等以事实描述方式使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中的地名、商品名称且未导致误导公众的,也属于正当使用情形。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
将医感监测质量控制纳入管理体系
卫生行业标准WS/T312-2023《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月1日起施行。本文件的制定,旨在号召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定期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将医院感染监测的质量控制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培养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的控制。其他医疗机构如妇幼保健院、血液净化中心、专科疾病防治院、急救中心、护理院参照执行。
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解决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自2月5日起施行。意见明确,从五方面拓宽住房租赁市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一是增强金融机构住房租赁贷款投放能力,二是拓宽住房租赁企业债券融资渠道,三是支持发行住房租赁担保债券,四是稳步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五是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有序投资住房租赁领域。
《意见》提出,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应突出重点、瞄准短板,主要在大城市,围绕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支持各类主体新建、改建和运营长期租赁住房,盘活存量房屋,有效增加保障性和商业性租赁住房供应。
《意见》明确,住房租赁开发建设贷款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租赁住房建设的项目资本金比例应符合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相关要求。住房租赁企业运营自有产权长期租赁住房的,住房租赁经营性贷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物业评估价值的80%。住房租赁企业依法合规改造工业厂房、商业办公用房、城中村等形成的非自有产权租赁住房,住房租赁经营性贷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贷款期限内应收租金总额的70%。
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管理新规:
可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办法》自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公益事业捐赠票据可作为捐赠人对外捐赠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申请捐赠款项税前扣除的有效凭证。
办法提出,各级财政部门应当积极推广运用公益事业捐赠电子票据,实现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施行:
禁止新建限制类项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自2月1日起施行。这一《目录》的政策导向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根据规定,前述目录总的要求是对鼓励类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核准或备案;对限制类项目,禁止新建,现有生产能力允许在一定期限内改造升级;对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并按规定期限淘汰。
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
旅游、探亲停留不超30日
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协定将于2月9日(农历除夕)正式生效。
届时,双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从事旅游、探亲、商务等私人事务,停留不超过30日。入境对方国家从事工作、新闻报道等须事先批准的活动以及拟在对方国家停留超过30日的,须在入境对方国家前办妥相应签证。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