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该市正在酝酿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等片区部分道路的命名方案,新路名有望避免“同路不同名”。
翻开合肥市地图,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该市有一些道路在不同路段会有不同的名字。比如,位于政务区的怀宁路,到了经开区就变成了宝塔路;经开区的芙蓉路,与繁华大道相交后,变成了九龙路。此前合肥市相关部门曾回应,虽然这些路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其实是两条路,建设和命名有前后之分。
一个好路名能勾起历史记忆,寄托对美好向往。为了避免市民可能混淆路名,合肥市规委会2024年第3次主任办公会在讨论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运河新城、新桥科创示范区等片区部分道路命名方案时指出,给道路命名要像为孩子起名一样认真负责,力求好听好记好寓意。按照相关要求,道路通名要主次有序,准确使用大道、路、街、巷等。道路专名要符合规范、尊重历史、照顾习惯、体现特色等,避免出现歧义,引发争议,以及“同路不同名”等情况。
本次会议还研究了合肥市公安基础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据悉,合肥实有人口已经突破1200万人,每年新增人口数居全国城市前列,公安工作任务繁重,很多老所队老地方已经不适应新任务新要求,亟需对公安派出所、刑警队、交警队等布局进行优化。按照相关要求,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将纳入合肥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一体规划设计建设,最大限度利用各类闲置空间资源,保障公安机关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安宁。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