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贾亮建议:开展多样化学习路径,提高职教学生就业竞争力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02-28 14:31:02

全国人大代表、阜阳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副主任贾亮一直以来十分关注职业教育发展。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贾亮准备了多份建议,呼吁激励企业高技能人才投身职业教育,加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管理,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贾亮(戴口罩)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激励企业高技能人才投身职业教育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出台了一揽子政策。贾亮表示,新一代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来自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企业高技能产业技术工人投身职业教育。

“有些教师以前是企业人员,现在到职业院校担任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由于身份问题,导致了无法参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荣誉,严重影响职业院校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贾亮表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教师应该也有机会评选大国工匠、劳动模范。

为此,贾亮建议,评选条件应向高技能人才倾斜,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从事一线技能教学教师(需在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一定年限后进入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的实训教师)应与企业一线技术工人同等对待。“建议在评选条件中增加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老师评选数量和名额占比,影响更多企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承下去。”他说。

同时,他建议明确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参评的资格。“调整评选指标体系,充分考虑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的特点和贡献。评估指标应包括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上的表现。加强对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工匠的宣传和培养,提高他们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他表示,应当优化“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评选条件,建立科学公正的评选机制和流程。

“对于既是企业一线职工,又是‘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兼职教师,这种双重身份的高技能人才,可以根据他自身的特殊性自由选择参评身份,激励更多企业高技能人才投身国家职业教育建设。”贾亮说。

职业教育开展联合培养、转专业等多样化学习路径

“目前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都是在探索,摸着石头过河。”贾亮说,当前,职业院校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建议制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对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

通过走访调研,贾亮建议,在校校合作中,加强资源共享。“通过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共享优质师资、实验设备和教学资源,推动学生交流。”他建议,开展联合培养、转专业等多样化学习路径,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校企合作方面,他则建议建立校企合作基地。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设校企合作基地,提供实践实习基地和技术研发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

“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等单位组成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管理优势互补,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贾亮说,推动校企合作,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适应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实习生 潘美玉)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