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安徽分公司以案说险:和谐网络你我共享,直播套路大家共防
来源:安徽商报合肥网 责任编辑:伍献娟 分享到 2024-03-14 13:33:46

典型案例

61岁的马先生一时不太适应刚刚退休后的生活,闲来无事喜欢看看短视频刷刷直播,某日看到某直播间正在销售意外保险,引起了马先生的关注,因为前段时间一位老朋友意外骨折住院,使用保险报销后自己只花了一点点钱,听着直播间介绍的内容,马先生便通过直播间链接购买了保险,随后便有客服打电话回访,马先生信以为真。后来马先生不小心发生意外,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被告知保单无效,无法理赔,当马先生想找订单直播间时,发现该账号已注销,这时才发现已被骗。

风险提示

1、金融直播营销主体混乱,或隐藏诈骗风险。部分直播主体无相关资质,擅自开展金融产品直播营销,涉嫌非法或超范围开展金融营销宣传活动;部分主播非金融专业人士,自我包装为“理财专家”“保险专家”,对金融产品进行不当解读、不当类比。

2、直播营销行为存在销售误导风险。有些直播营销涉嫌虚假或夸大宣传,为博眼球,对借贷产品、保险产品、理财产品等搞夸大宣传、噱头宣传;有些直播营销偷换概念、简单比价,易导致消费者对借款成本或保险产品产生错误认识,导致后期还款或保险理赔产生矛盾纠纷。还有一些直播营销信息披露、风险告知或提示不到位,未能向观众充分提示金融产品存在的风险、免责条款等,可能导致消费者在未充分知悉风险的情况下被带动,购买了不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3、建议广大消费者注意甄别金融直播营销广告主体资质,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渠道购买金融产品;认真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重要信息和风险等级,防范直播营销中可能隐藏的销售误导等风险;树立科学理性的金融投资、消费观念,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