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发布消息,该市将启动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整治经营“问题气”、“问题管网”带病运行等风险隐患,并加快推进城镇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
根据《合肥市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合肥市今年底前要基本消除2023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存量,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2026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方案”要求,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体制机制,对于未开展排查或者查出后拒不整改等导致重大事故隐患长期存在的,参照事故调查处理,查清问题并依法依规严肃责任追究。加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对重大事故隐患建立把关销号机制,确保重大隐患闭环整改到位。2024年底前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机制,对进展缓慢的及时采取函告、通报、约谈、曝光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和追责问责。对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或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情形以及督察整改不力等情况,依法依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在城镇燃气专项治理方面,“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对燃气经营企业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排查,全面整治企业不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作措施、经营“问题气”、“问题管网”带病运行等风险隐患。加快推进城镇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推动燃气安全监管智能化建设,完善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制度和相关法规标准,建立严进、严管、重罚的燃气市场管理机制。在建设工程施工专项治理方面,推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基坑工程、模板支撑体系、脚手架工程、暗挖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突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起重伤害、触电和有限空间事故防范,加强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联动,严厉打击违法转包、违法分包、盲目赶工期抢进度、不按方案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工作。加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推动做好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信息登记、监督检查等工作,遏制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事故多发趋势。
记者在“方案”中看到,合肥市还将完善落实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制度。通过安全生产举报制度机制,充分发动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举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时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并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等突出问题的予以重奖。与此同时,加大安全执法和行政处罚力度,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察暗访、异地交叉执法等方式,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集中挂牌、公布、曝光、处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对“零处罚”“只检查不处罚”等执法“宽松软虚”的县(市)区、开发区进行约谈通报。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采取停产整顿、上限处罚、联合惩戒、“一案双罚”等手段,配合有关部门落实行刑衔接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合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