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车位建充换电设施,无需审批!安徽再出新政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3-26 17:27:56

事关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安徽再出新政。近日,安徽省汽车办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应急厅、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等6家省直单位印发《关于进一步简化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备案和建设审批程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在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备案和建设审批方面实现重要突破,明确在既有停车位建设运营充换电基础设施,无需办理建设审批手续。对住宅小区内拥有产权车位或长租车位的新能源汽车用户,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无故阻挠其安装充电设施。

■突破一:线上轻松备案

小区既有停车泊位安装非运营充换电基础设施无需备案

优化项目备案流程,《通知》明确,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属地备案。个人在自有停车库、停车位,以及在居住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既有停车泊位,安装非运营充换电基础设施,无需办理项目备案。

需要备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均通过安徽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即可完成项目备案,各级各部门不得设置项目单位须在本地注册等有违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备案前置条件。

突破二:简化审批程序

配建雨棚等安全防护附属设施无需单独报批

建设审批程序未来也更便利。项目单位通过在线平台提交信息后,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办理相关建设审批手续。我省《通知》明确,在既有停车位建设运营充换电基础设施,无需办理建设审批手续。人防车位安装充换电基础设施,按照《安徽省人防工程内安装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指引》(皖国动办综〔2023〕47号)执行。在已出让建设用地产权红线内新建或改扩建充换电基础设施,无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在新建加油(气、氢)站、燃气供配站时同步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依法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在既有加油(气、氢)站、燃气供配站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需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并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备查,无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对于新增占地的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通知》明确,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楼)时,无需为同步建设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单独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以新增土地供应方式建设独立占地的集中式充换电基础设施,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配建充换电基础设施雨棚等安全防护附属设施的,无需单独报批。

突破三:强化项目建设用电保障

收到报装申请供电企业1个工作日内完成业务受理

在用电保障方面,《通知》明确,个人在居住区的自有产权车位或经车位产权人同意、租赁期一年以上的固定车位上安装充电基础设施的,属供电企业直接供电区域的,直接向所在区域供电企业提交报装申请。

供电企业收到报装申请后,应当主动提供用电咨询服务,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接收、查验用电申请资料,并于1个工作日内完成业务受理。符合条件的,供电企业应及时完成供电方案答复;不符合的,应当向申请人做好解释工作。

供电企业负责充换电基础设施从产权分界点至公共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

突破四:建立联合审批服务窗口

物业不得无故阻挠安装充电设施

为了方便业务办理,《通知》明确,各市、县(区)将在各地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服务窗口,对备案后还需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部门进行报建审批的项目,将实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新能源汽车用户不断增加,在小区因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我省《通知》明确,对住宅小区内拥有产权车位或长租车位的新能源汽车用户,物业服务企业等被授权的小区管理单位要主动支持配合其安装充电设施,不得无故阻挠。确因安全、消防及电力容量等原因暂无法安装的,物业服务企业要及时向各地发展改革委或汽车办反馈,由其协调相关主管部门解决或做好解释工作。

我省各市、县(区)还将建立健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呼应快速响应和办理机制,积极回应、快速处置项目单位和居民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问题。各市、县(区)项目备案主管部门将对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备案情况建立专门台账,做好事中事后监管。

突破五:明确六类场景建设流程

个人自有车位安装  手机APP上就能申请

想在车位上安装充换电设施,应该怎么申请?《通知》明确个人在自有停车库、居住区“统建统管”、既有停车位、加油(气、氢)站、已出让建设用地产权红线内、以新增土地供应方式建设独立占地的充换电站等六类场景下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流程。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如果您是一位新能源汽车用户,想在自有停车库、停车位安装非运营充换电基础设施,从“用电申请”到“现场勘察”“建设施工”,再到“接电确认”“运营维护”,一共只需要5步。

根据《通知》给出的流程图,个人用户向所在区域供电营业厅或线上APP(网上国网)提出申请,同时向被授权的小区管理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报备,并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固定车位产权或一年以上(含一年)使用权证明、电动汽车权属证明等申请材料。供电企业收到报装申请后,会主动提供用电咨询服务,按照流程完成“现场勘察”。然后申请人需按照确认后的供电方案,组织施工单位开展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完成后,供电部门应对居民用户将在不超过3个工作日内完成装表接电工作。最后,所有权人负责定期维护保养充换电基础设施,承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