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能源车用电,安徽将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3-29 16:03:36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等5单位联合印发《支持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工作方案》,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双向互动体系,巩固和扩大我省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我省将支持合肥市、芜湖市创建车网互动国家级示范城市,推进居住小区智能有序充电试点示范,探索建立居民充电独立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利用价格信号引导居民合理有序充电。

2025年形成多项车网互动技术标准

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怎么互动?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车网互动是指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通过充换电设施双向互动,按照能量流向可主要分为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普及,车网互动日益受到关注,被认为是未来新能源汽车补能场所的发展趋势。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示范,2025年底前建成5个以上示范城市以及50个以上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

我省此次出台的方案是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实施意见要求。根据总体目标,到2025年,我省将形成多项车网互动技术标准,充电峰谷电价机制全面实施并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0年,参与制修订多项车网互动国家技术标准,形成完善的电力需求响应、辅助服务市场、电力市场交易等机制,V2G、S2G、V2B以及智能有序充电等多种车网互动示范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10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调节能力。

支持合肥芜湖创建车网互动国家级示范城市

根据方案,我省将启动车网融合综合示范推广行动,支持合肥市、芜湖市创建车网互动国家级示范城市,全年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私人充电桩充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高效互动,打造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建设3个以上国家级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创建3—5个省级示范城市,全年充电电量55%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私人充电桩充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建设5个以上省级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打造若干个省级示范县区。

同时,推进居住小区智能有序充电试点示范,推进公共领域智能有序充电试点示范,推进双向充放电试点示范。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双向充放电是指新能源汽车既能够通过电网补能,也能够向电网反向馈电。我省将结合新型建筑电力系统和建筑智能化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打造新能源汽车与园区、楼宇建筑、家庭住宅等场景高效融合的V2B双向充放电试点示范。在大型物流园区、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场景,充分发挥公用充电场站、专用充电场站、光储充换一体站负荷聚合优势,有序推进公共领域V2G、S2G等技术示范应用,打造集车网互动、综合能源聚合、交通与能源智能调控等于一体的融合示范,建设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

用价格信号引导居民合理有序充电

什么时间给新能源车充电?答案或许是“电费更便宜的时间”。我省将启动配套电价和市场机制完善行动,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探索建立居民充电独立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利用价格信号引导居民合理有序充电,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鼓励示范项目双方协商确定放电结算方式,激发充换电设施灵活调节能力。

深挖需求响应调节潜力,探索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方案》明确,鼓励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等作为灵活可调节资源,依托中长期、现货等市场机制,通过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形式参与市场交易,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同时,建立车网互动交易机制。鼓励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车网互动资源参与电力交易,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场站对电网放电的价格机制。

推广双向充电桩应用

让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从“无序”变“有序”,国家发改委此前出台《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广智能有序充电设施,原则上新建充电桩统一采用智能有序充电桩,按需推动既有充电桩的智能化改造。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智能有序充电是指通过智能化手段,根据电网负荷状况、充电需求、电价等因素,对充电桩进行优化调度,实现充电桩的高效利用和电网的平滑运行。智能有序充电桩是具备智能有序充电功能的充电桩。

根据我省此次《方案》,我省将启动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提升行动,大力推广智能有序充电设施,鼓励整车企业、经销商随车配送具备有序充电能力的充电桩,将各地智能有序充电桩数量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综合评价,鼓励新建充电桩统一采用智能有序充电桩,有序推动存量充电桩智能化改造,推广双向充电桩应用。

同时,健全智能有序充电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智能有序充电示范小区建设,引导居民参与智能有序充电,缓解居住社区电网供电瓶颈。我省将探索建立居住小区智能有序充电管理体系,加快规范社区有序充电发起条件、响应要求和结算方式。

鼓励车企将累计充放电量纳入电池质保范围

我省将开展车网互动技术攻关行动,搭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平台,推进车网互动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加大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高频充放电电池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开展高性能、智能化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将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至3000次以上,攻克高频度双向充放电工况下的电池安全防控技术。

在电池质量保障方面,我省方案提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鼓励整车企业优化当前按照固定年份或累计行驶里程的质保政策,将累计充放电量纳入电池质保范围。开展V2G项目示范车辆电池状态的第三方评估,向用户反馈电池评估信息,明确车企质保期内电池损坏的维修和补偿监督机制。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