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记者从合肥市体育局获悉,合肥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将于本月正式开赛,本届运动会以“科创名城,活力合肥”为主题,将有来自市直机关和 13 个县(市)区、开发区共 14 个代表团参加,各项赛事分布到各县(市)区、开 发区,将形成县县有比赛、区区有活动、人人可参与、全域办市运的良好格局。
合肥市运动会是全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强、 辐射带动作用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自 1951 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在促进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 健康水平、增强广大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我市体育事业全 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四年一届的惯例,今年将举办合肥市第十三届运动会。
据了解,本届市运会设置了群体部和青少部两大部别、四个大类、73 个大项、834 个小项。群体部项目共计 32 个,其中普及类项目 31 个,展示类项目 1 个;青少部项目共计 41 项,其中普及类项目 23 个,竞技类项目 18 个。
根据赛程安排,整个赛会历时 8 个月(4 月~11 月在全市范围内分期分项目举办),赛程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以合肥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为主的青少部比赛从 4 月开始到 11 月结束,首项赛事足球比赛,将于 4 月 9 日在振兴中学开赛;以群众体育赛事为主的群体部比赛 从 4 月开始到 10 月份结束,首项赛事登山比赛,将于4 月14 日在巢湖银屏山正式拉开帷幕。
据合肥市体育局局长余勇介绍,本届运动会也是历届以来设项最多的一届运动会,引入了一系列新型体育项目。借鉴国际级、国家级高规格赛事的竞技内容,在青少部的比赛中,首次引入马术、霹雳舞、滑板、啦啦操、体适能等备受青少年喜爱的新兴项目,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广泛的体育参与机会,搭建展示体育才华和提升竞技水平的平台。在群体部的普及类比赛中,将 5 人制足球和 3 人制篮球调整为 11 人制足球和 5 人制篮球,新增了信鸽运动,拓展了体育活动的多样性,提升群众的参与热情。
合肥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奖牌、奖杯的设计以“以文赋体, 以文绎文,”为设计理念,深度融合合肥历史人文、生态发展、科技创新等元素,极富“合肥特色”。会徽整体以“合”字、阿拉伯数字“13”、火炬、广玉兰花、“2024•合肥”等要素经过巧妙组合,勾画出一位 激情拼搏的运动员造型,充分表达出合肥市体育健儿顽强拼 搏、勇于竞争的运动精神和“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 的奥林匹克精神。
此外,在赛事地点选择上,余勇告诉记者,除了体育场馆,本届运动会还尽可能的让体育赛事活动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进学校、进公园、 进社区,积极发挥“体育+”的融合效应和“+体育”的放大效应。(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