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今年计划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7.68万套(间)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4-12 15:21:23

4月12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我省今年将继续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人有房住、房子有人住、人人住好房”。

合肥今年将建4000套保障性住房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我省已累计发展保障性租赁25.5万套,达规划目标的85%,目前,正在出租使用8.02万套,已发放补贴6.55万人,帮助约22万新市民、青年人解决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在棚改方面,去年全省棚改安置房累计竣工240个项目16.38万套,已连续5年实现年度新增竣工15万套以上,帮助约40多万棚改居民出棚进楼,圆了安居梦。去年,我省积极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落地见效,着力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转型发展新模式,全面超额完成住房保障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我省计划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7.68万套(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08万户;城市危旧房改造2351件,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0.51万套。截至3月底,全省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57万套(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0.62万户,全省城市危旧房启动改造950间,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6.15万套。在“三大工程”进展方面,合肥市率先实施“三大工程”,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4000套、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开工2.64万套。截至3月底,合肥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已开工1500套,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开工1.72万套。与此同时,芜湖、淮南市已申报纳入“三大工程”扩围城市名单。

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

城市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今年我省将通过分类精准保障,着力解决上述群体的住房困难。省住建厅将指导各地支持各类市场主体,通过盘活存量房源和闲置土地等方式,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形成“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同时组织各地开展专题调研,指导各地结合实际研究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管理有关政策,积极推进“住房保障一件事”。

据悉,今年省住建厅将积极推动实施“住房保障一件事”信息化项目,全面提升保障效率和管理水平。目前,我省亳州、蚌埠等地已率先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APP,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优化办理程序,实现“申请、受理、审核”一网通办等,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另外,发挥好公租房兜底保障作用,用好公租房保障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两种保障方式,推进常态化受理和及时足额发放,持续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

在加快推进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方面,省住建厅将指导各地对照已纳入系统管理的城市危旧房台账,制定五年改造规划和年度改造计划,实行销号管理,因地制宜采取拆除新建、改建(扩建、翻建)、原址重建、抗震加固等多种方式,从最危险最迫切的房屋做起,加快推进改造,尽早消除危旧房安全隐患。对不具备居住使用条件的危旧房,在实施改造前要采取果断措施停止使用,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