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合肥市轨道集团发布消息,该市轨道6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进入铺轨阶段。据悉,该线路沿线将设5个铺轨基地,预计每天可铺轨500米。
据介绍,6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7.5千米,均为地下线,共设17座车站。该线路衔接既有运营4号线北雁湖站,途经高新区、蜀山区、包河区、瑶海区、肥东县,是一条横穿合肥城区至肥东县的东西向快线。“整条线路投运后将初步形成城市东西向快速走廊,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东西向公共交通供给、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支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据合肥市轨道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6号线一期铺轨施工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开展,该集团多次带领参建单位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勘查,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施工方案。
6号线一期全线铺轨总长约58.8千米,具有施工线长、点多的特点。为确保施工安全,合肥轨道组织参建单位在6号线一期铺轨调度指挥中心安装了轨行区安全运输调度系统。“这个系统可实时掌握轨道车运行状态,全面监控运输过程及工作面、岔区等实时状况,实现洞内外通讯联系互通,确保现场安全指令及时下发。”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施工现场还同步安排专组负责轨行区安全运输调度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监测,实现24小时监测不间断。
为保证施工效率,6号线全线共设置蜀山南站、肥西路站、振兴南路站、障山路站、龙塘停车场等5处铺轨基地,分别向基地两端开展铺轨作业,全面投入建设生产后,全线日均铺轨长度可达500米。为提高施工质量和精度,本次铺轨采用了国内先进的轨道控制网精测技术,“可将测量误差精确至毫米级,从而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平顺性、提升市民乘车舒适感。”据该负责人透露,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本次还将使用纯电动轨道车进行站点间的往返铺轨、运输铺轨原料等作业。“该轨道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为动力源,对比传统内燃机车,具有噪声低、零排放、智能化等优点,可有效减少噪声和隧道内废气排放,实现低碳节能。”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通讯员 李丽媛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