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4月14日上午,位于安徽省肥东县长临河的华东地区最大的牡丹园——徽州国际牡丹园盛大开园,1200余个品种、60000株、九大色系的牡丹争奇斗艳,“盛装”迎客。
走进徽州国际牡丹园,一丛丛、一团团牡丹开得热烈,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色彩缤纷、尽态极妍如一幅连绵的锦绣画卷,引来数千名游客争相拍照打卡,共赏牡丹之美。
坐落于长临河镇白马社区的徽州国际牡丹园,紧邻景色秀美的白马山,总投资7000万元,占地面积460亩,经过5年多的种植、培育和发展,已初具观赏规模。园内不仅种植有魏紫、姚黄、赵粉、豆绿中国传统四大牡丹,还引进了岛锦、太阳、海黄等日本、美国品种,整个牡丹品类涵盖了全部九大色系、1200余个品种,另外还种植了370多个品种的竹子以及大量精品观赏芍药。
据徽州国际牡丹园负责人张帆介绍,牡丹的花期从四月上旬持续到五月中旬,芍药的花期从五月上旬持续到五月中旬。目前正是牡丹最佳观赏期。游客入园除了观赏牡丹、芍药外,还可以在园内体验钓龙虾、游船、沙滩车、骑马等游乐项目。
牡丹花美,牡丹产业更美。近年来,由徽州国际牡丹园等催生出的“赏花经济”,成为长临河镇旅游的新业态,年入园游客4万多人,不仅带动了地方农特产品的销售,地方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村民就业。目前,白马社区的山口凌民宿成为安徽皖美银牌民宿,周边桑葚、春桃、蓝莓等构成的采摘产业链清晰地呈现出来,牡丹园带动50多人就业,实现年就业增收近20万元,年收租金收入约4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文旅融合,深度挖掘牡丹产业价值,打造集牡丹观光、牡丹籽油加工、牡丹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张帆说。
素有“环湖首镇”美誉的长临河镇,是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2023年游客接待量达3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2亿元。“牡丹园的开园填补了长临河旅游节庆活动的空白,我们将做好牡丹文化旅游节的策划执行,擦亮巢湖文旅名片,充分发挥肥东县‘生态文旅强县’建设‘主力军’的作用。”肥东县长临河镇党委委员程胜表示。
(通讯员 彭红玲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