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波蓝”来了!安徽首列无人驾驶地铁列车亮相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04-24 11:15:13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合肥轨道列车?如湖波般深邃的蓝色、独特的车灯设计、流线型的车体,充满了科技感和现代感。4月24日,合肥轨道车辆大家族的新成员——8号线一期首列车“湖波蓝”在北城车辆段正式亮相啦。据悉,这也是我省首列无人驾驶地铁列车,配备了五大全新“黑科技”。

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

据介绍,8号线一期列车车身采用市民投票共同选出的线路主题色“湖波蓝”。“淡雅而深邃的蓝色贯穿车厢两侧,既呼应着沿线湖光山水的美妙风光,又与现代科技的风格相得益彰,为乘客带来宁静与舒适的视觉体验。”据合肥市轨道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列车外观以现代科技为设计理念,“车头部分采用了独特的贯穿式头灯设计,整体使用铝合金材质,使得造型既硬核又帅气。”

记者在现场看到,列车内饰以功能和舒适为导向,增添了许多小巧思。中部扶手充分汲取了城市特色,巧妙融入合肥市市树“广玉兰”主题元素,线条流畅而富有艺术感。“该设计不仅可以方便更多乘客抓取扶靠,彰显合肥轨道的人文关怀,又为车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内饰配色则采用暖灰色,与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湖波蓝’对比,形成了极具韵律感的视觉效果,整体空间给人以通透且明亮的氛围。”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列车整车结构则与以往相同,采用6节车厢编组的B型车,列车每节车厢长约20米、宽约2.8米、高约3.8米,全车最大载客能力可达2000人,“与以往不同的是,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以往设计的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小时)。”

首次使用全自动运行系统设计

作为合肥轨道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8号线一期列车按照目前国际上自动化等级最高的全自动运行系统设计。“全自动运行列车网络接受到信号指令后,将指令下发给牵引、制动、车门等各个系统,各系统根据网络指令实现列车自动唤醒、休眠、启动、加速、制动、停车、车门开关等功能,进而实现全自动运行。”据该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全自动运行安全有序,合肥轨道对列车网络进行升级加强,“首次采用千兆以太网环网,相比既有线路的传统网络,带宽更宽、传送速率更快,同时集列车控制网、维护网及智能运维信息网于一体,能够实现更大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全面提高网络控车的能力和响应效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与其他已运营的列车相比,8号线列车新增了走行部及蓄电池在线安全监测,“可实时监测走行部齿轮箱、电机、蓄电池电压与温度等列车参数,并同步上传,实现行车预警及检修提醒等功能。”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列车还新增主、被动障碍物监测装置,可实时监测线路障碍物情况,如遇障碍物,列车将报警提示或施加紧急制动,并实时传输信息,做到行车安全“心中有数”。

此外,为确保行车安全,列车还新增健康管理系统,可对列车的制动、牵引、车门、空调等各系统健康状况实时反馈,进一步为乘客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首次增设无线充电设备

8号线一期列车首次配备43寸LCD动态电子地图(位于车门正上方),“相比既有线路屏幕更大,可实时显示线路图、到站信息、站点信息、开门侧等信息,内容更加清晰、丰富。”据该负责人介绍,依托新型动态电子地图,8号线一期列车首次配置车厢拥挤度智能显示功能,除了在车内屏幕上实时显示,车站站台也可同步显示每节车厢的载客状态,乘客可根据拥挤情况精准选择车厢,带来更便捷、更舒适的乘车体验。

除此之外,8号线一期列车还首次采用气密性设计理念,车头采用铝合金超塑成型技术,与车体结构组焊而成,所有连接均密封设计;车门系统采用双平衡轮设计,贴合更加紧密,使得列车车体气密性更好,可有效阻断行车噪声,提高乘车舒适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号线一期列车还首次增设无线充电设备,全车配置8个无线充电。同时配置了更多的USB充电接口,数量达24个,用于满足市民乘客对移动设备的充电需求。

【新闻附件】

根据最新施工进展,8号线一期12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24条盾构单线区间已全线“洞通”,短轨铺设已完成总量的97%,长轨焊接已完成总量的81%,北城车辆段已完成建设总量的91%,机电安装及装修、强弱电系统、车辆生产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通讯员 李丽媛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