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五四”特别策划·劳动最美 他们正青春​]宣城95后助农主播袁亮:少年郎有志向,让葛根粉搭上“直播快车”走向全国市场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04-29 14:44:38

夜幕降临的吉山村是安静的,阿亮亮的电商直播间里却是灯火通明,一片热闹景象。“哥哥姐姐们,我们的葛根粉选用皖南山区的老柴葛,农户纯手工制作,口感地道、营养价值高,没有任何科技与狠活,大家尝试下,绝对会喜欢的……”屏幕前,广德市邱村镇吉山村的助农达人袁亮正对着镜头向网友热情介绍当地农产品葛根粉。一天下来,他的嗓音已经带点嘶哑,但声量不减、热情更甚,因为旁边那台显示器上销量曲线正蹭蹭往上爬。

与直播的结缘要从五年前说起。2019年从部队退伍后,袁亮决定返乡创业。“村里最不缺的就是葛根、茶叶、板栗这些地里长出来的好东西,但一直苦于没有销路。”他首先把目光放在了家乡盛产却尚未打开销路的葛根上。他深知,本地农产品想要依靠传统销售渠道是无法打开销路的,必须想新办法。彼时,直播带货正火,袁亮觉得何不借线上直播的“东风”,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袁亮和村里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说干就干,从零做起,在网上学习直播技巧、短视频营销。刚开始带货的时候,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寥寥无几,尽管袁亮卖力地介绍,但依然无人问津。“那时根本不懂怎样将产品推广出去,只知道简单的分工。”袁亮觉得需要尽快转换思路。野生葛根在广德当地山间林地到处都是,为了更好的直播效果,袁亮经常背着行头,上山挖野生葛根,让网友们对葛根有更直观的了解。

从挖葛到清洗削皮,再到凿碎过滤,最后沉淀晾晒,袁亮通过拍摄视频将制作葛根粉的流程与网友分享。直播的时候,他就着山泉水冲泡葛根粉,或是教网友制作葛根粉鸡蛋饼。正是这份质朴的诚意和接地气的记录方式,打动了网友,直播间里的葛根粉开始供不应求。通过直播带货,村民的葛根再也不愁卖了。

直播间慢慢积累了人气后,袁亮和团队逐步建立和拓展了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让更多顾客认识了来自皖南大山里的葛根粉。淳朴的笑容、真实的农家生活吸引网友关注。短短几年时间,凭借原生态、接地气的视频风格,阿亮亮团队不断成长壮大,已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助农大V,账号获赞800多万,农产品销售额更是不断攀升。

如今,一部手机、一副自拍三脚架,已经成为袁亮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农具”。每天,吉山村新建的标准化厂房里摆满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各种农产品包裹,袁亮创办的阿亮亮生态农业公司在这里入驻。据袁亮介绍,葛根粉的销量数据一直不错,经常连续数日“爆单”,日均销售葛根粉在1万单以上,日均销售额达100万元。

在这背后,一支具有丰富电商经验的优质团队,为阿亮亮的助农直播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深耕于互联网电商、高学历、懂经营、懂管理的95后,他们愿意扎根农村,积极探索,为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提供新思路,推动本地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电商直播行业摸爬滚打了五年,尽管白手起家创业困难重重,但他身上那股不服输的拼劲依然在。2023年,邱村镇在吉山村打造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与袁亮这位电商“新农人”合作,促使阿亮亮生态农业逐步扩大规模。今年2月,阿亮亮农仓正式投入使用。袁亮对家乡始终有一份情结,让更多人看得见乡情、吃得到乡味,带着乡亲们走上致富路,为家乡更好地发展出一份力,这就是他觉得最有意义的事。

或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家乡的变化诉说着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紧跟市场需求还加工成葛根粉条等,也很受消费者欢迎。”谈起自家产品袁亮如数家珍,除了主营葛根粉,团队还带货茶叶、板栗、土鸡等农产品。依托电商直播基地,袁亮和很多农户建立了联系,优质农产品找到了销路,不少村民加入直播基地工作,全村创业热情高涨。在袁亮的带动下,邱村镇还有很多新农人、土网红正在通过直播带货让家乡特色农产品“破圈”。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